摘 要:新一轮物理课程改革提倡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在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提问是实验探究第一个环节,教师恰当运用提问可以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究问题的好奇心,提问应遵循学生认识规律,问题应具有指向性,且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探究课堂提问的恰当运用在实施探究式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提问;悬念;指向性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提问
提问具有设置悬念的功能,这种功能无论在课堂探究活动的开始阶段、实施阶段还是总结阶段,都能充分地反映出来,并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设置具有特殊悬念的提问可以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问题提出来后,学生急于知道究竟,教师却并不急于揭示谜底,有时甚至还故意预示两个或多个可能答案,这样学生会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直到问题解决了,才会放心。在“设置悬念”与进行释疑的过程中,师生的思想、情感和谐交流,课堂互动进入理想境界,例如,在实验探究课《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教师可先用一凸透镜靠近书上的字,让学生观察字被放大,然后将凸透镜对着远处的景物,再让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教师这时提问为什么,学生就会回答各种各样的答案,这时教师不急于回答,自然引出
课题。
二、遵循认知规律,深入探究提问
探究活动是学生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的,科学探究的问题可以是学生提出的,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在引入新课之前最好由教师提出,才能较适合本节要研究的主题,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对问题有一个感性认识,为探究问题做好准备.所以,在每一个探究活动之前,老师应精心准备,巧设情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根据教学重点多设计有启发性、问题明确、生动有层次的问题,这样的提问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他们去思考。
教师在进行“阿基米德定律”的教学时,可以这样启发学生。
师:为什么一块木块可以浮在水面上,而一块铁块放入水中却会下沉呢?
生:因为木块轻而铁块沉。
师:那么我们将同样重的铁块和木块放在水里又会怎么样呢?
生:还是铁块下沉,木块浮在水面。
师:这又如何解释呢?
生:因为铁的密度比木块的密度大。
师:“那么大家想一想,钢铁造的大船为什么又能浮在水面
上?”经过这样一连串生动的事例和渐进式的提问,使学生对“重的下沉”和“密度大的下沉”产生了疑问,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答案的求知欲。
三、确定合适的提问内容
如,在初中《电阻》的教学中,探究影响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教师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维,围绕电阻从不同角度猜测可能的因素,学生会想到可能与导线是铜的还是铁的有
关,与导线是方的还是圆的有关,与导线的粗细、长短有关等等。学生的猜测比较零散,表达也不规范,需要梳理,教师从归纳思维的角度进行整理:对物理学来讲,四点猜想中,第一点可归结为材料,第二点可归结为横截面形状,第三点可归结为横截面积,第四点归结为导线的长度。思维收拢后,教师因势利导:应该怎样来设计实验验证上述猜想呢?这样就巧妙地将学生的思维进行了引导,达到教学目标。
四、问题设计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学生要有思考基础和空间
如,老师在讲到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时:
教师提问:“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对这个问题没有感性认识,只能根据以前电学学过的知识进行猜想,猜想范围广泛,可能出乎教师的想象,比如,学生会回答:“与电流有关,与电压有关,与导体的电阻有关。”学生并不会猜想与时间有关。这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欧姆定律的基础知识: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引导学生思考在电压、电流、电阻三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我们只需要探究电流做功与电流、电压的关系即可,即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又使探究朝预定的方向进行。学生不会猜想电流做功与时间有关,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如,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有关,功率一定,功与时间有关等等这些基础,自然提出:“电流做功与时间有没有关系?”学生回答后,总结提问电流做功可能与电压、电流、通电时间有关?
五、问题有思维价值,讲究艺术
要科学把握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教师必须在设计出有较强的思维价值的问题上下工夫。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必须是能够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否则,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就很难达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作用。要明确目的,设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问题的设计可以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比较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等几方面入手,使提问具有较好的启发诱导性、清晰的层次性和恰当的时机。
提问在探究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发现和提出的有价值的任何问题。教师通过合理地设计课堂提问问题,在教学中适时提问既有利于教师创新、研究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疑问,促进其进一步思考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这样学生就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学习转变,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起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李响玲,林榕.物理探究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艺术[J].科技信息,2008(12).
(作者单位 四川省广汉市广汉中学实验学校)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pzhz2l02gqg9.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