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作出以下几点浅谈:
一、 学生对数学的作用还不够了解和重视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它学科提供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独特作用;数学是人类的文化,它的内容、思想和方法、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此外,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以下面几点说明数学的重要性。
1、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计数、计算以及推理需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缺少不了对事物的计数、各种数量之间的计算以及比较相关的量,这些都需要用到数学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只是在一般生活中需要的都是相对比较简单的知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学习也容易得到,所以就感觉不到是在应用数学。
2、数学学习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其它学科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3、锻炼人的思维水平以及思维品质,如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科学是一种严谨、缜密的科学,所以在学习数学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在锻炼人的思维,通过学习数学可以锻炼人做事时候思路清晰、依照科学规律办事,根据已知和未知事物之间的联系推断事物发展趋势和可能的结果的能力。这也就是某些教师对优秀生的数学成绩要求比较高的原因之一,所以学习数学对于锻炼大脑来说可以起到类似体育锻炼对身体的作用。
4、学习数学可以体会和学习数学工作者身上体现出来的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尤其是历史上无数为数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数学家,无不是兢兢业业、刻苦勤奋、勇于创新的伟人,通过学习他们所创造的知识可以深刻体会他们所创造出来知识的巨大力量和人格力量,使自己的精神得到震撼和熏陶。
5、数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生发生巨变,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空前发展,它不仅帮助人们更好地探究客观世界的规律,同时又对人们的交流信息提供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纪定性把握和定理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推理,使应用过程充满探索、创造、观察、实验、模拟、猜测、矫正和调控的活动。数学在不断发展,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学习中,经常有人抱怨为什么要学习那么多的数学,很多人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目标就是考试,除了考试没有任何意义,所以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没有什么好学的,整天都是以数字打交道,枯燥无味透了。因此,有的学生渐渐地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甚至对上数学课产生了恐惧感。
二、 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知识点)掌握不牢固
数学基础知识包括各种数学概念、运算、公式、法则、定理和公理等等,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所有数学题型都是由数学知识点构成的,万变不离其中(即每个数学题都是根据数学知识点解答出来的)。但部分学生由于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在解题时出现方法模糊,硬拼硬凑,张冠李戴,经常把题做错。所以数学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它好比房屋的地基,如果不牢固,就很难保证房屋的稳定性。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上课不认真听讲。上课认真听讲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证,对学生的学习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部分学生上课思想开小差,或互相嘻闹,或玩小东西……,老师讲什么内容都不知道,甚至讲到什么地方也都不知道,这样,怎么能把数学学好。
2、下课不认真复习巩固。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复习旧知识,能得到新知识。有的学生在下课以后,最多是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不然就是只知道玩,把功课抛到脑后。所以出现了学一样丢一样的现象。
3、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部分学生由于受社会、家庭的不良影响或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不好好读书,整天只知道玩,经常违反纪侓,甚至出现辍学情况。
4、学生对数学概念、运算、公式、法则、定理和公理等掌握不牢,经常概念模糊,公式混淆,以至解题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数学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正确理解概念是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前提。如果学生概念不清,理解不透,在解题过程中就会出现思路不明确,计算推理论证过程混乱等一系列问题。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基本概念呢?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即可:(1)形象教学,形成概念;(2)通过实例,总结概念;(3)质疑讨论,理解概念;(4)分析异同,区别概念。
5、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浓。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一个人对其所学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而热情是一种魔力,它会创造出奇迹。”“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一语道出了学习的真谛。
三、中学数学作业还有待于提高
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训练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等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数学意识;是老师了解学情,了解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今后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有针对性进行教学的依据。但某些中学学生的数学作业状况却可以概括为“一多”“二假”“三无效”。“一多”指作业量大,学生除了要完成课本习题外,还被大量形形的习题册所累,身陷题海不能自拔;“二假”指学生迫于教师的强制性措施,要么抄袭他人作业,要么置中间推理计算过程于不顾,盲目地凑结论,换来一个按时交作业的假象;“三无效”指学生写作业和教师判作业终日疲惫不堪,却收获甚微,近乎无效劳动。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而我们相当一部分老师布置数学作业都是按照统一性要求(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完成方式等)来做的。但学生间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按照统一要求,会导致学习困难的学生“吃不下”,而学习优秀的学生又“吃不饱”。这样的作业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教学中讲究的“因材施教”,也同样适用于我们设计的数学作业。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找到适合自己的作业。所以我们可将作业设计为必答题和选做题。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将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勇于面对,勇于思考和探索,很多问题都会引刃而解。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pzhqil01puut.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