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后的生物学教材知识涉及面广、容量大,且实验探究内容增加了很多。而现阶段生物学科作为一门非中考科目,学校设置课程很少。再加上农村中小学条件的限制,实验课很难开展,使得学生对生物课仅存的一点儿兴趣也被抹煞了。让一群没什么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人,在有限的那么一点时间里学习掌握大量的知识,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那我们该怎么办?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向课堂要效率,在45分钟内使学生最有效地获取知识,便成为每一个生物教学工作者的艰巨任务。那如何提高生物课堂的效率,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心设计引入
“引入”在一节课中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的引入犹如乐曲中的前奏,起着提示主题、激起兴趣、进入情境的作用。合理的“引用”,不但可以让学生将上课前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更重要的是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学生迅速带到学习生物的环境中去。如果在教学中能做好这一点,那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情境导入,例如,在讲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时候,我先展示蝴蝶和小蝌蚪找妈妈的视频,之后以“你知道美丽的蝴蝶是怎么来的吗?”“为什么小蝌蚪找不到妈妈?”这两个问题引入。这两个问题提到的现象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生活现象,很容易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结合实际,巧设质疑,也是一种不错的引入方式。比如,在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时,我提出“大家有没有发现有的夫妻都是双眼皮,而他们生出的孩子却是单眼皮。”有些同学立刻深有感触的不停点头,这也是一些细心的学生在生活中早就发现的问题。没发现的学生也会进入思考状态,自己有没有见过这种情况?从而顺利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生物学,觉得它枯燥乏味。其实,我自己也有这种感觉。其实,生物学中很多内容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只是,干巴巴的拿嘴讲,实在讲不出什么趣味来。利用多媒体课件就不一样了,声像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等这些特点,使学生兴趣盎然。例如,在讲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时,针对每种动物行为,我精心挑选了一些相关的视频,制作成课件播放给他们看,效果真的不错。同学们聚精会神地看,注意力提高了,需要掌握的知识一目了然,印象深刻,远比单纯的说教效果好。
另一方面,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在解决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点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生物学科的特点是细微、动态、抽象。比如,在学习《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这一节时,里面讲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细胞的体积为什么这么小?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对于十二、三岁的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很多老师在这个问题上都难以给学生讲明白。而一位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们演示了一个酚酞溶液向琼脂块渗透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真正理解了细胞体积这么小的原因。
说到实验,由于现实种种条件的制约,很多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无法开展实验课,特别是活体解剖实验。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现成的实验视频,直观形象,省时省事,效果同样不差。而且,在大力提倡人与生物圈共存、保护野生动物的今天,来进行这些实验,显然与时代精神相背。而借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模拟实验或演示这些实验,则既能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全过程及观察到实验现象,又能对学生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在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过程中,利用设计合理的课件,把复杂抽象的生物学过程生动、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便于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仔细观察,从中得出正确结论,改变了过去那种光靠教师单纯口授,或应用挂图、板书等传统媒体进行“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体。这不仅加大了课堂容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留给学生更充裕的思考问题时间,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与此同时,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一步促进了教学难点的突破。
精心设计课堂引入和多媒体的利用,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中一旦触及学习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此外,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和科技动态,学生们都很感兴趣。比如,转基因和克隆技术。
三、精心设计练习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突出教学重点,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课堂练习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巩固,而且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获取反馈信息,有助于改进教学。针对课堂练习的设计,我以为该注意以下几点:
(1)课堂练习要典型精练。练习不在于多,而在于典型,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反映出知识的内涵和关键。
(2)课堂练习要有层次性。做到由易到难,一般分为识记性练习,理解性练习,应用性练习三个层次。识记性练习的目的是对知识的识记和识别;理解性练习的目的是对知识的领会,解释和说明;应用性练习的目的是对知识的初步运用,分析和重新组织。
(3)课堂练习要有系统性。如在“光合作用”中,可以把光反应和暗反应与光的关系、必须的条件、反应部位、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分别进行比较练习,这样既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有效地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4)课堂练习要有思考性。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可以训练思维,发展能力。因此,教师应通过设计具有思考性的练习题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进行思维活动,达到既能培养学生的生物学能力,又能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
(5)课堂练习要联系插图。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对图的教学和练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6)课堂练习要有开放性。练习对新认知结构的巩固和迁移是必要的。通常的练习多是非开放性的,侧重于知识的掌握。开放性的练习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潜在能力的挖掘;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
(7)课堂练习要多样化。选择、判断、连线、填空、填图等等,这些都是生物练习中不错的题型。
(8)课堂练习要反馈调节。学生练习时,教师应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的程度,为“精讲”提供依据。对学生暴露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错误,一定要给予集体纠正,分析产生错误的根源及指出纠正的方法,避免以后重蹈覆辙;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个别辅助帮助其纠正。
四、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以教师为主,教师或一讲到底,滔滔不绝,或一问到底,或以问代讲,有时甚至自问自答。这样,学生的思维自始至终都在教师的语言轨道上运行,成为"听客"和"看客",而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新课程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使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探求和掌握新知识,处于自觉、积极的学习状态中。但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务必要掌控好课堂,避免学生放了羊;②避免小组中出现个别学生一个人说,其他学生一言不发的现象;③要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④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
五、教学语言的运用
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有以下特点:准确、严谨、精炼,同时具有启发性、激励性和趣味性。尤其趣味性,恰当地运用幽默语言,能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有利于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单的语句无疑是一付“催眠剂”,而幽默语言可营造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课堂氛围。
以上提到的几点,是以教师的精心备课,组织教材为前提的。所以,要上好一堂高效的生物课,教师课下的辛勤付出是绝对少不了的。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pywgo502itqr.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