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古诗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免费ppt模版下载-道格办公

小议古诗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小议古诗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古诗讲究韵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古诗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关键词: 古诗 中学历史教学 应用

诗歌是中国文化瑰宝。诗歌音调和谐押韵,朗朗上口,适合朗诵和背诵,不仅读起来给人以,而且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诗歌形象鲜明,富有意镜,语言精练,一字一句都有显著的色彩。词语组织配合又非常严密,短小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不但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使孩子于不知不觉中发散思维,开阔胸襟,形成开朗乐观、豁达开阔的好性格。中国历朝历代流传下来很多名篇佳作,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色和现实生活,这为我们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提供了真实丰富的宝贵资料。在教育方面,古往今来诗歌影响了很多代人,许多人从小就受诗歌的熏陶,得以健康成长。在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诗词歌赋的作用不可忽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古诗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具有一去不复返的过去性特征,而历史背景、性质、意义等,抽象的历史语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历史教材所反映的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是通过对记录历史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等抽象思维的形式,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诗歌所反映的同一历史则是通过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具体、形象的描绘,构成具体、生动的生活图景,“在真实的图画里面显示社会中某一阶级底状况”。它可以使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使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更容易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其感兴趣,就能把它学好。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引入“古诗”,作为教材的有益补充,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巩固所学的知识。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历史。例如在讲述“张骞通西域”时,会讲解西域的概念。如果单独讲解西域的概念,学生就会感觉索然无味,不感兴趣。教学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学生对古诗感兴趣,让学生齐声朗读,教师着重强调“玉门关”和“阳关”。这时再讲解西域的概念:阳关、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地方。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样,通过开掘和展示古诗歌的内容和形式美,认知与审美并进,既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用唯物史观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评价有关历史事件或人物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恰当运用古诗词就能在这方面很好地发挥作用。一些诗人截取历史上一时一事,一人一物,作诗咏史,以诗歌表达自己的历史观点和看法。这些作品有的寓意精深,有的偏颇甚至错误。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对之进行正确的辨析,则既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又能帮助学生树立唯物史观。例如,对于项羽失败的原因,唐代诗人杜牧有诗感叹,“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代词人李清照有感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些诗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幅直观形象的历史画面。他们在对项羽失败寄予同情的同时,却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单方面的。如果在历史课堂恰当地、不失时机引用的话,就能引发学生的联想,让历史重现,使学生“走进”历史,触摸历史人物,感知历史现象,从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很容易认识到项羽失败的原因。这样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很多诗句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为国赴难、取义成仁的献身精神。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揭示了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顽强不屈的根源,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后人为国效力、为民族献身的动力和座右铭。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这些荡气回肠的诗歌,对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从屈原那忧国伤时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爱国诗人陆游的“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敢因祸福避趋之”……凡此种种无疑都是中国历来铁肩担道义的知识分子崇高人格的写照,课堂上通过介绍这些诗文可以对学生健全品格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历史教学丰富多彩,基本上是一种愉快教学,但有时教材内容单调,学生学起来比较枯燥乏味。那么如何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呢?我们可以适当地引入古诗调节气氛。如介绍唐玄宗的统治时,只要引用杜甫的“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和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就既能使学生在富有感染力的历史情境中直观、形象地感受开元盛世的富庶、繁荣,又会辛酸、惋惜地感叹玄宗晚年统治的没落、衰败。再如,在讲述“三国鼎立”时,说到诸葛亮治蜀时,我们引用杜甫的《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由于学生对诸葛亮比较熟悉,再加上古诗讲究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在朗诵《蜀相》时,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

综上所述,把古代诗歌巧妙适时地引入历史教学之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联想、分析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科综合能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但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精心挑选难度适宜、同历史知识关系紧密的诗歌,不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否则,不仅不会达到预定的效果,反而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2]有效教学.

[3]新课程历史报.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pypfo2020v98.html

(810)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