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几乎每家每户都拥有了电视,观看电视剧成为平民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其中历史题材电视剧也颇受广大观众青睐。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学校教学设备的改进,使得历史电视剧走进了历史教育课堂,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多样化。但由于历史题材电视剧自身的特殊属性(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综合体),在再现历史真实过程时常常出现偏差,甚至完全虚构,中学生由于知识面还不够宽广,阅历不够丰富,辨别能力不够成熟,往往会把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的叙述当作信史来接受,认为电视剧中的画面就是在历史时空中曾经发生过的真事。学生的这种误解是极其危险的,不但会影响正常的历史教学,还会无意中助长学生混淆是非的错误观念的产生,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必要通过引导,根除中学生这种错误观念,提高他们的历史辨别能力。
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
首先,给学生打预防针。要从观念上根除学生把历史题材电视剧当作信史来接受的想法。这并不是说要学生一眼就辨别出历史题材电视剧中哪些是忠于历史的,哪些是虚构的,而是让学生心理上有个准备,对待历史题材电视剧要持有怀疑的态度,对每个情节进行仔细的推敲,不要把歪曲和虚构的部分都拟史化,当做信史来接受。怎样从根本上根除和防止中学生这种错误观念的产生呢?我想可以从这两方面来努力:第一,针对学生比较熟悉的某部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某个情节进行个案的分析。如历史上的太平公主是一个被武则天视为“类我”的女人,从外貌到内心都与其母武则天极其相似。她热衷于政治,在诛灭韦氏、迎立睿宗的过程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此更是权倾天下:睿宗朝七个宰相有五个出自她的门下。其婚姻生活是先嫁薛绍,薛绍死后改嫁武承嗣,“会武承嗣小疾,罢婚。后杀攸暨妻,以配主。”后来因为逆谋,被唐玄宗赐死于第。太平公主一生骄奢淫逸,但是,在《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却与其母亲武则天对立,被重新塑造为与权力(武则天)生存法则对抗的情感生存法则的代言人,电视剧中太平公主的形象与真实的历史截然不同。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个案分析,让学生重新认识历史题材电视剧。另外,如果这种比较的反差效果还不够明显,给学生的震撼力还不够大的话,教师可以布置这样一个课后作业:选择最为熟悉的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某一集或某个环节,通过查阅资料,指出其中不忠于历史之处并还原其历史原貌。让学生自身进行探索以寻求答案。这样的说服力更强,学生的体会也更深刻。
此外,还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这方面往往是教师们容易忽视的。历史题材电视剧经常以塑造封建君主的伟大形象为目的,他们是才貌双全、智勇兼备的完人,即使犯错误也只是犯一些常人不可避免的小错误。屏幕上都是封建君主在朝有百官拥护、上桌有美味佳肴、后宫有佳丽等对中学生极具吸引力的画面,在冲击他们视觉、触觉和味觉的同时,更给尚未成熟的心灵带来深深的震撼。处于豆蔻年华的中学生,是人生观、价值观、情感观的初步形成期,如果不加以引导,这种歌颂封建君主的电视剧会误导他们的价值观,“追求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人治而不是法治”这种错误价值观在他们心里一旦滋生,他们就会把追求权力和金钱当作人生的目标。《作家文摘》曾有报道:“某黑社会老大临刑前几天曾经说过,他们喜欢看大清电视剧,有工夫还想看。”因为他认为这些电视剧是教育“兄弟们”的好教材:“看大清电视剧要有几个学习。一要学会忠君,皇帝至高无上。二要懂得上下有别,做好奴才,懂得绝对服从。三是背叛主子绝没有好下场。”从这个黑社会老大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威力之大,中学生由于心理上还不够成熟,重蹈黑社会老大覆辙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观看历史题材电视剧时,教师应该从心理上对学生加以引导,主要方法是以理服人,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解释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存在的原因和对中国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与当今社会民主、法制的主流思想进行比较,从而判别孰优孰劣。
(作者地址: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邮编:510631)
■责编:唐河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pyll6x00m5tc.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