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浅议-免费ppt模版下载-道格办公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浅议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浅议

朱熹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说:“三分诗,七分读。”可见,“朗读”是语文学科的主要特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朗读的地位

上溯到古老的私塾年代,私塾先生摇头晃脑的读书姿态,历久弥新。“熟读成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那一时代教育的基本模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成了一代学子的不懈追求。时代变迁,但朗读的地位始终不变。“以读代讲”、“以读代练”、“以读为本”等呼声日渐高涨,“朗读”被推上了历史的“首席”。《语言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的阅读目标中,将“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定为了第一目标;语文教科书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定为课后“思考练习”的第一要求;课堂评价将“读的质与量”定为衡量的第一标准;语文考试“读”定为检测的第一尺度。

二、朗读方式

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先生曾经说过,孙悟空有七十二变,朗读的方式也有七十二种,按音量大小划分,有默读、轻声读、朗读等;按速度快慢划分,有浏览、略读、精读等;按参与面积划分,有个体读、小组读、齐读等;按思维运动划分,有自由读、带着问题读、悟读等;按表现形式划分,有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此外还有教师的范读、带读、领读、引读等。朗读的方式如此之多,许多教师茫然不知所措,一堂课中到底要用上几种朗读方式?是否多多益善呢?这样的朗读方式又有什么效果吗?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朗读方式,需要我们擦亮眼睛,拨开迷雾,将读的内涵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例如,朗读,有助于学生感受文本,增强记忆,规范语言,发展智力,训练表达,易于背诵;默读,有助于学生揣摩文字,近距离接触文本,便于养成阅读习惯,培养正确的阅读态度;齐读,具有相互的暗示、提醒和激励的作用,对提高记忆有一定的好处;指名读,能够准确表现个别同学朗读的质量和对文本理解的程度,适宜于检查性、示范性、比较性的教学目的;分角色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更好地体现任务的个性特征,适宜对话式的文本;浏览,可以很快地把握全文思路,了解文章大概内容,但只适宜比较浅显的文本,或较低的教学要求;自由读,有利于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给有不同阅读特点的学生提供了独立的阅读空间,便于教师指导;范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感知、理解、欣赏课文,并为学生朗读课文示范,具有目的性、诱导性和示范性的作用……

三、朗读的目的

朗读的目的决定方式,方式为目的服务。我们时常看到一些教师不了解不同朗读形式的特点具有不同效果,随意地采用朗读的形式,从而导致的效果非常不理想。例如,有这样的教师这样要求学生:“齐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显然,这“齐读课文”的方式与“思考问题”的目的发生了冲突。“齐读课文”是全体学生发声朗读,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是无法静心思考问题的。再如“朗读”,其最基本的要求的“朗”,即声音要“清楚响亮”。但在一个班级中能达到这个要求的似乎不多,“读而不朗”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一些课上,学生还未开读,教师就有声有色的范读,而且是一读到底,这是很不可取的。指导有感情朗读,教师没有让学生自己去读,而是动用专业播音人员录制的朗读录音,以规范约束个性。

四、以读代讲

我认为教师的讲主要是起点拨、引导、启发的作用,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组织学生读书,。语文文字的训练,首先是朗读的训练。我在语言课中采取“以读为主,以读代讲”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朗读”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如《鸟的天堂》、《火烧云》,我让学生反复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并找出哪些是静态描写,那些事动态描写,教师尽量精讲、少讲,学生不但能找出静态和动态描写,还能依照这一特点写出片段,而且写得很好,这样“以读代讲”不仅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还达到了训练的目的,一举两得。

(一)以读悟情,读中理解

每上一篇新课,我都要进行范读,尽量做到声情并茂,让学生进入佳境,受到情感感染和美的熏陶。学生模仿教师读,进入角色,在反复诵读中,才能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有所悟。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让学生在读中感受人物的感情,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找出人物的高尚品质,达到更深一层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学生不仅读得很好,而且还能挖掘出句子的含义,概括出中心思想,确实做到了“以读悟情,读中理解。”

(二)以问促读,熟读深思

在备课中,我精心设计问题,课堂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以问促读,熟读深思。《少年闰土》可设计:文中写了几个人物?主要是谁?闰土有哪些鲜明的特点?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来?还可设计,课文讲了哪几件事?说明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找出了文中四件事:(1)瓜地刺猹(2)海边拾贝(3)雪地捕鸟(4)潮汛观鱼,说明闰土是个知识丰富、活泼可爱、聪明能干、机智勇敢的孩子,这说明学生读懂了,对内容理解了,我采用“以问促读,熟读深思”的方法,既让学生明确读书旨意,又诱发读书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语文,姓“语”,名“文”,字“读”。“读”与语文的关系之密切,众目可视。“朗读”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书声朗朗”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特征。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语文教学改到了什么程度,放弃了读,就等于放弃了一切。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pyjlcu02wrsd.html

(810)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