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免费ppt模版下载-道格办公

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诱发探究动机

1.利用化学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浓硫酸的性质”时,做浓硫酸和蔗糖的反应实验,白糖一会儿变成了一块黑发糕,学生产生浓厚的好奇心,探究动机油然而生,疑问自然形成并想办法解决,实验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化学的重要性,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例如,在讲“过氧化钠”时,可以先放一个用水和二氧化碳灭火的场景,教师演示实验1:向裹有Na2O2的脱脂棉上滴加水,脱脂棉剧烈燃烧.演示实验2:向裹有Na2O2的脱脂棉中通CO2脱脂棉剧烈燃烧.(学生惊奇)老师说:脱脂棉着火果真是水和二氧化碳点燃的吗?想知道为什么吗?(学生情绪高涨)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创设绕有趣味的意境.

二、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掌握探究的方法

例如,在讲“苯分子结构”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苯的化学式,运用已有的知识探究苯可能存在的结构,并指出此结构应该能发生哪些反应?然后设计实验去验证,对结果进行讨论,学生在体验科学探究的同时,对苯的结构特点和性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挖掘化学实验的探索性,培养学生的探究实验能力

1.实验改进再探索

例如,在讲“钠的性质”时,对于钠和水反应的实验,可以将演示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首先讨论钠和水反应有可能生成哪些物质.如何用实验去验证?由学生设计实验,然后小组讨论确定出最佳方案,派代表在班上展示方案,经质疑完善后,再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评价,最后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2Na+2H2O=2NaOH+H2.该反应是个放热反应.

2.实验异常再探索

例如,“乙醛滴进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的实验,按理应当出现美丽的桔黄色最后呈砖红色沉淀,但有的学生却得到深棕色乃至黑色的沉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组织全体学生,讨论分析原因.

3.实验失败再探索

例如,在做“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时,学生没有接收到油状的有香味的酯,达不到效果.于是我安排了课下此实验的研究性学习.学生课下通过查资料、讨论,找出了这个实验失败的原因:乙酸和乙醇配量不合适,从平衡移动角度考虑应使一种反应物过量,从原料角度考虑应该使乙醇过量;原料水份可能过多不利于酯的生成,所以原料应用无水乙醇和冰醋酸;温度不合适,温度过高使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过低不利于酯的蒸发,所以温度应控制在60℃~70℃;浓硫酸用量不合适,为了使平衡右移应除去反应生成的水,所以浓硫酸用量要稍多于乙醇的用量等.

四、让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合作,尝试探究

例如,在讲“探究钢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1)长期使用并放在空气中的铁制品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生锈).(2)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什么物质反应?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做出大胆的猜想:可能是氧气和水与铁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铁生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做出的猜想和假设.(1)取一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在一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倒立于盛有清水的烧杯里.注意试管里的铁丝要高出水面,且稳定不下落.观察铁丝的表面及试管中的水面高度的变化情况.(2)在第二支试管中放入光亮无锈绕成螺旋状的铁丝,注入刚煮沸过的蒸馏水至浸没铁丝,然后在水面上注入一层植物油,使铁丝只与水接触.(3)将第三支试管用酒精灯烘干,放入光亮无锈绕成螺旋状的铁丝,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铁丝只与干燥的空气接触.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1)第一支试管内的水面为什么会上升?试管内的水面上升高度达到试管高度的1/5,说明铁与空气中的什么物质反应?(2)第二支试管中的铁丝表面为什么会出现少量的锈斑?(3)第三支试管里的铁丝表面为什么没有变化?学生通过讨论,对钢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豁然开朗.

五、指导、讨论、梳理、整合,使学生逐渐形成自觉的探究

习惯

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查阅资料,让他们自己解决浅层问题.这样做,让学生逐渐养成不断探究化学奥秘的习惯.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知识,去想办法解决各种,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调动其探究积极性.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pwndna02iddu.html

(810)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