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免费ppt模版下载-道格办公

着色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着色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着色是绘画艺术的主要手段。语言艺术与绘画艺术是有相通之处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绘画艺术的分析和研究,来揭示作者独具匠心的语言艺术。本文从衬托性着色艺术分析和教学运用、对比性着色艺术分析和教学运用、反复性着色艺术分析和教学运用、象征性着色艺术分析和教学运用、着色的几种运用方法等五个方面,探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因文悟景,因景悟文。

【关键词】着色构图;绘画艺术;语言艺术;教学应用

着色,是绘画艺术的主要手段。画家靠精湛的着色艺术来刻画形象,赋予形象以活的形神风貌,以表达自己特定的生活感受和审美理想。然而,凡是优美的诗文中也无不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艺术来着色入文,致力于色彩世界的苦心创构,用色彩来编织瑰丽的感情锦缎。唐代诗书画三绝的大诗人王维的诗画就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又如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朱自清笔下的梅雨潭,孙犁笔下的荷花淀,秦牧笔下的五色土……都是绚丽多姿的色彩世界的艺术创构。可见,语言艺术与绘画艺术是有相通之处的。其实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现今小语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段落就是运用大量的色彩词来写景状物,如《火烧云》一文中的一至四自然段,作者综合通过多种颜色的色彩词,浓墨重彩地描述了多种瑰丽无比的火烧云。如:“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一副一副的各种色彩的画在人们眼前交错展示。又如《海底世界》、《登山》等作品中的作者也都以精湛的语言艺术画笔铺陈色彩,借色传情,赋予色彩以生命。以感情化了的色彩,揭示人事景物的情姿神采,寄寓特定的内心情趣和审美意趣,给人以情感的陶冶和美感的享受。

一、衬托性着色―色彩词之妙

大千世界充满色彩:碧绿的草,鲜红的花,黄澄澄的土地,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可谓五彩缤纷,各放异彩,争显风流。我们在对这个世界的审美感受中往往有这样一种心理体验,即看某种孤立存在的色彩时,不免有单调乏味的感觉,甚至会产生厌倦之情。而当注目于绿叶扶衬的红花时,便会觉得红花格外艳丽诱人而心情愉悦。绘画如此,语言表达亦是如此。在优美的文章中,当写景状物时,根据表达文章题旨情境的需要,常常摄取一视感心理现象,艺术地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分为主宾,在统一的艺术布局下配置各色的不同比例,使之产生相互映衬、以宾托主的美感效果,这就是一种衬托性艺术。

在小语教材中,有着许多这样的衬托性着色艺术的运用。如第八册的课文《燕子》,就成功地运用了这种衬托性着色艺术,鲜明地描写了燕子飞来时给春天带来的美景。作者在最后一段这样写道:“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作者在这里把蓝天与黑色放在一起,嫩蓝色是画面的主色调,“小黑点”是画面的客体。以“嫩蓝的天空”为大背景,在这片嫩蓝色中突显出小黑点,使黑点更明显;反之,也由小黑点映衬出嫩蓝天空犹如一汪清水,清澈自然,立体透明。这是一种反衬手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想象,先让他们在头脑中呈现出一副嫩蓝色的天空的画面,再利用多媒体勾勒出几痕细线,然后让他们想象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的情景,从而完整地呈现出色彩艳丽、具有动感的画面,使学生在色彩的衬托中得到美感的熏陶,同时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除了反衬以外,还有映衬和陪衬。如第七册中的《秋游景山》中有这样一句描写:“走进公园大门,抬头望去,山顶上的万春亭红柱黄瓦,在茂密的树木映衬下,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就是映衬。用绿林来映衬红柱、黄瓦,更加突出了由红柱黄瓦构成的万春亭的美丽。又如第五册的《葡萄沟》中所描写的:“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这里用绿色的叶子来陪衬红、白、紫、暗红、淡绿的葡萄,从而描绘出葡萄的色彩艳丽、清新,给人以美的愉悦。像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它的衬托性着色艺术,用有色彩的画面形象进行教学,以宾衬主,从视觉上先加深学生对事物的印象,逐一展示这些色彩,然后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用的色彩词之妙。

二、对比性着色―色彩词之精

据传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他所画的《袁安卧雪图》中,别出心裁地在那皑皑白雪的画面上,配加以碧绿的芭蕉,使其两相对比映照,从而取得了一种“鲜明得势”的艺术表现效果。其实,在许多文章中,也常常有一些对比感强烈的色彩画面描写,使之具有彼此对照,相得益彰的美感效果。

在小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对比性着色艺术,如第八册的《海底世界》一文中有这样一幅景色:“在这一段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黑暗的深海中有闪烁的星星,这样的对比形成的画面非常耀人眼目,逼人眼帘,活脱自然。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可先引导他们闭上眼睛回忆熟悉的情景:黑暗的天空有闪烁的星星,然后以黑板作为黑暗的深海,在黑板上贴亮点,代表闪烁的星星,再次让他们自己来感知这幅奇异的画面。这种具有强烈对比的画面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可以让他们拓展想象空间,还有那些景色也是这样的?从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取得一箭双雕的效果。

又如第六册的《荷花》中这样描写荷花“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里用绿色的荷叶与白色的荷花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荷花的冰清玉洁,优雅脱俗。在教学时,可以随意地在黑板上画下这幅画面,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反复性着色―色彩词之美

有些文论家认为,文章创作最忌重复和雷同。其实,这种认识未免也有点武断。正如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抱绝对化的观点一样,对文章创作中的重复现象也要作具体分析。有些别具匠心的作家为渲染、强调某种事物的色彩特征,就常常运用反复着色艺术。所谓反复着色,就是重复运用某一种色彩描画形象,使之产生色调的美感效果,创造革新个性鲜明、纯净清新的色彩和画境美。如梵高所画的向日葵,那反复敷陈出来的金黄色,给人以一种热烈奔放之感。

在阅读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文中着色用词如机械地重复芜杂赘疣,死板无趣,是语言艺术的贫乏;但倘若能重复得妙趣横生,情韵别致,则是语言艺术的创造。充满匠心的作家运用反复性着色艺术,总是根据文章特定的艺术情境,善于捕捉事物独特新奇的色相特征,通过对某一种色彩的反复敷陈,从而展现纯净单一的色彩美,揭示个性鲜明的形象美,创造色调清新的画境美。如《燕子》一文中,开头便是一种色彩呈现“一身乌黑光滑的羽毛”,使得一开始便让学生对燕子有一个整体的色彩感知:燕子不是灰的,不是白的,而是黑的。在结尾中又把燕子比作是小黑点,并把燕子停在电线上这幅图景比作“正待演奏的曲谱”,进一步加深了“燕子是黑色的”这一外貌特征,又如《荷花》中的第二、三、四自然段中都有“白”这个色彩词,反复呈现荷花是白色这一特征,从而突出白荷花的纯洁清新,正如诗句“出淤泥而不染”。在教学时可以运用图片展示给学生看,然后按课文来形成形象性图画,课后还可以让学生把这些景色画下来,充分体会荷花给人带来的美感。

四、象征性着色――色彩词之情

色彩往往是人的感情附着体,不同的色彩能引发出不同的情感反映,歌德就将色彩分为积极色彩(红、红紫、朱)和消极色彩(蓝、红蓝)。“积极的色彩能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有生命的和努力进取的态度”,“消极的色彩适合表现那种不安的、温柔的和向往的情绪”。这就是说,色彩具有象征意义。在文章中这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色彩有着广泛的艺术运用,它们就是寄寓作家某种色彩符号,来形象地比附、暗示某种有形的事物或无形的、抽象的思想观念,从而使之产生相应的审美趣味和感情效果。所以说,这是一种借色寄情的着色艺术。

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透过光泽眩目的色彩表象,去联想,去寻觅、去发掘色彩所含而不露的意义宝藏,创造含蓄、隽永、意味无穷的艺术表达效果。如《参观人民大会堂》,作者这样描写国徽:“红底镶金,闪闪发光”,红色是作为光明、新生事物的象征,金色象征着辉煌、光明,这两种颜色使国徽显得那么庄严、耀眼。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就应该让他们去想象“红底镶金”的样子,从而引导他们去挖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所蕴涵的意义,并了解它所代表的象征精神。只有通过这种形象性的色彩感知,才能让他们懂得:祖国是多么伟大啊!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之情。

需要注意的是,色彩的象征意义,有的比较固定,约定俗成。如红色常常象征革命、吉祥;白、黑色往往象征反动、丑恶等与红色相悖的意义;绿色象征茁壮、蓬勃、富有生机;黄、灰象征腐朽、堕落与颓废等。然而,多种色彩的象征意义是适应特定的情境而临时产生的,并不固定,他常常随着作者思想感情的不同而不同。在小语教材中,如白色在现实中是象征着恐怖、死亡、腐朽、堕落等,而在一些文章中,白色往往象征着纯洁。如《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这一课的结尾有这么一句话:“战士的心灵像汉白玉一样纯洁”,这里就把白色作为纯洁的象征。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时应正确把握其中的确切意义。

五、着色的几种运用方法

色彩学之于文学之中,首先应该了解如何运用颜色着手(如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这些色彩,也和绘画一样,有单色、双色和多色之分。

1.单色。所谓单色,即在一个画面里只着一种颜色。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王安石的《炙泊船瓜洲》“江水悠悠,杨柳青青,多么柔美的江水杨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习习,大地葱绿,多么秀丽的岸柳水乡。象这样一个画面只着一色,由于点缀得体,非但不使人感到单调,反而给人以丰富的感受。有的诗篇画面虽有多种类似的颜色,但仍以其中某一种色彩作为主调,这也可视为单色一类。

2.双色。双色是指在诗中的一个画面上同时用两个颜色字。此类敷彩着色,注意相互搭配。色彩有暖色、冷色之分:红、黄、橙等亮度高的为暇色,青、蓝、紫等亮度低的为冷色。南朝诗人庚肩吾云:“巳同白驹去,复类红花热。”唐代诗人王维云:“水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其中的“红”属暖色,一般表示热烈欢愉,“青”属冷色,一般表示冷峻、沉静。所以,双色间用,应该注意暖冷色的配置和补充。五代画家荆浩曾说:“红间黄,秋叶坠,红间绿,花簇簇,青间紫,不如死,粉笼黄,胜增光。”就讲的是不同色彩的配置,可以使人产生或生气盎然,或颓败肃杀,或流光滋彩等不同的感受。古来许多诗人都很注意双色的互相映衬,在对立统一之中,获得相反而又相成的艺术效果。

双色中冷暖互衬的甚多,但也有冷暖自衬的。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当时相候赤闹桥,今日独步黄叶路”等等。一般来说在诗与文章中全用吸色,则色彩更为明亮,多给人以热烈和华美的感受,而全用冷色,则色调比较暗淡,多给人留下深沉、冷峻、素雅的印象。但两者都能给人以协调、和谐的美感。

3.多色。多色,就是在诗中同时着两种以上的颜色。这种着色法,能使画面显现出斑烂繁富的色彩美。但因是多色。所以需要诗人调色匀称,浓淡适度,搭配得体。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堪称多色数彩的典范。这里,杜甫摄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青、黄、翠、白四种颜色,又妥枯地分成两组:翠中含黄,青中带白。首句,诗人于一片柔和的翠绿之中,点染上几点鹅黄,使冷调之中露出明彩,相互辉映,绿显得更绿,黄显得更黄,俨然一幅工笔花鸟画。“画”中的绿色象征春日,显示出活泼、飞跃的气氛,黄色能从心理上给人以明朗,欢乐的感觉,用以状写莺儿,使得莺儿形象倍加可爱,且充满活力。次句,“青”“白”属冷色自衬,虽不显热烈华美,但很觉清新淡雅。“青”作底色,突出太空的澄净如洗、空旷辽阔,于青色之上着一点白色,牵出一队鹭耸扑动的翅膀,直指苍弯,意境轻盈飘逸。总起来看,首句的“翠”与“黄”和次句的“青”与“白”,各自构成了一个画面,而这两个画面叠印在一起,又相互衬映,形成了一幅色调鲜明、情趣盎然的自然春景,既写出了初春的宜人景象,又流露出诗人淡泊、青悦的情怀,实乃巧夺天工。无怪乎韩子苍这洋赞叹:“古人用颜字,亦须匹配得相当方用。‘翠’上方见得‘黄’,‘青’上面见得‘白’”。

色彩,就是思想。这种象征性着色艺术的真谛,就在于融情于色,借色寄情,用色彩来揭示巨大的理性内容,即以客观的物质色彩,来揭示主观的感彩,获得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效果。

既然绘画艺术与语言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在阅读活动中,我们不妨通过着色艺术的分析和探究,把绘画艺术中画家如何通过搭配色彩来勾勒色彩画面和语言艺术中作家如何通过一些色彩词来写景状物融会贯通,互为借鉴,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去想象作者通过课文中一系列的色彩词再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作者又是如何准确用词来描绘这个画面的,让学生在课文里走一个来回,因文悟景,因景悟文。学生喜欢富有形象、生动的事物,我们在教学时应牢牢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充分利用课文中所给的色彩提示语引导学生去想象,借助媒体去呈现,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色,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词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教学中,最好把声、色、形相结合,形成丰富的情感表象,使之深深地留在孩子的记忆中。

【参考文献】

[1]曹明海.宫梅娟.理解与建构――语文阅读活动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

[2]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3

[3]陈世杰.试论诗歌中的色彩学[J].河南叶经学院学报,1986.3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pw2n8i03uv2m.html

(810)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