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长远发展,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所谓的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学习。
【关键词】数学教学;实施;探究学习;积极参与;创新能力
探究学习最根本的特点是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最终目标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是它的本质特征。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探究就是探讨研究,是一种需要,探究欲实际上就是求知欲。探究欲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它解决的是“想不想”探究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我和学生做游戏,对学生说:“你们心里想好一个小于10的数然后加上、减去、乘以或除以一个10以内简单的数,再把计算结果告诉老师,老师就能猜准同学们心里想的是什么?”一开始学生不信,接连三四个老师都猜对了,学生感到很神奇,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欲望一下就被激发了起来。
二、提供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探究空间
问题空间有多大,探究空间就有多大。要想让学生真正的探究学习,问题设计是关键。问题一方面是教师设计,另一方面是学生提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提供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探究空间,具体地说应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1)在内容上,教师设计问题必须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是最具有价值的,太难或太易都没有探究价值。如在学习水平差公式时,我要求学生从多项式乘法运算中自己去发现平方差公式,这个问题不是学生一眼就能看明白的,需要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动脑筋才能发现。
(2)在形式上,教师要设计一些发散类问题、探索类问题。探索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进行说明,代表词语是“为什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如课堂上学生用多项式乘法证明了平方差公式,这可是学生从来没有做过的,不妨大家可以大胆地试一试,看看从中能发现什么?发散类问题,主要是从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去认识客观事物,这类问题根本特点是答案不一,一题多解。
三、实施流动的课堂,给学生提供多维互动的交流空间
学生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更需要合作交流。在教学中,我经常是在学生充分探究的前提下,四人一组交流自己的探究成果,交流完的小组成员可以代表小组自由地到班级里任何一组交流或学习探究成果,我称之为流动的课堂。这一打破小组交流让学生自由选择交流对象的做法,颇受学生喜欢,可以让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只有给学生提供多维互动的交流空间,真正将交流落到实处,实现探究成果共享,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交流需要。
四、反思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成功
反思探究的过程中,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就会增强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形成一种探究的思考方式,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成功,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热爱数学学好数学。如一节课上我让学生畅谈收获时,不同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是不同的。一位平时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兴奋地说:“真没想到我竟然也能发现用面积来证明PF+PG=AB,以后我会更加相信自己,努力去发现试题的不同解法。说完同学们自觉地给他鼓起掌来。通过他的发言,可以看出,通过探究,学生增强了自信,发现了自己学习数学的潜力。学生的探究反思是把学生在探究中的体验上升到理性,让学生在探究中的体验变成学习动力,成为一种思考习惯和行为方式。
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将各种学习方式有效地整合
学习方式是一个组合概念,各种学习方式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如探究学习既可能是自主的,有可能是他主的。目前在教学中真正实施探究学习还需要一个过程,探究学习既可能是个体探究,也可能是合作探究。对于抽象的概念传统教学方法中的讲解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由此可见,真正有效的学习是各种学习方式的整合,如何整合,则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来实际进行。
六、放飞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不要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这样会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学生就能没有真正的自主探究,就不会有所创新。教学中教师将探究问题交给学生后,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而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求新求异,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即放飞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上是我在数学课堂中实施探究学习的做法和体会,当然在实施探究教学中也有不好把握的问题,如学生自主探究时间长短的问题,短了探究不出来,长了浪费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再加上学生之间差异明显,不同学生探究同一问题需要的时间本身就差异很大,这些问题都需要以后更深入的研究。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pvg2q302bxtk.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