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浸透-免费ppt模版下载-道格办公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浸透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浸透

【摘要】在新的世纪,我国教育面临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目标与追求。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德育首当其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建设祖国的历史使命。全面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实施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工程。

【关键词】德育浸透挖掘吃透教材

每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要求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历史教学中,我们在吃透教材内容的同时,还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思想因素,真正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的厉害渊源悠久,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五千年文明辉煌灿烂。昌盛的秦汉文化,繁荣的隋唐文化,代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的宋元文化,无一不是领导着当时世界科技发展的新潮流。如果没有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人类用树皮,树叶记事的历史不知将延长多少年;如果没有指南针的问世,环球航行只能是人类的梦想。弗兰西斯,培根对中国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给予高度评价:“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纵览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中华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耕耘。在人类发展史上出现了无数个彪炳青史的人物,多少重大发明曾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和技术革命。最早的数学专著《周髀算经》,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都曾令人为之感叹,留下神话传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成为祖国医学传统中医学的典范,甘肃莫高窟壁画是世界艺术宝库的珍品,曾令多少艺术家去探索……这都是民族的骄傲,国家的瑰宝。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在灵魂深处也打上了这样的烙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我们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身为炎黄子孙,必须为中华之振兴而读书,为中华民族未来的辉煌灿烂而奋斗。这样学生的认知成为他们努力学习,奋力拼搏。

二 增强学生民族责任感的教育

历史教材中,始终贯穿着爱国与卖国这条线索。尤其是中国近代史上,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这条主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教育,使学生懂得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紧密相连,从而树立起发奋图强,续承先辈,爱憎分明,激人奋进的思想。

中国近代史是充满苦难的历史,是拼搏的历史,也是扭转命运走向辉煌的历史。

悠悠百年,历尽沧桑。列强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顿时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四万万人齐下泪,不知何处是神州”国家灾难重复,民族岌岌可危,在民族危亡之时,人民大众和反动派之间的斗争尤为激烈。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对清王朝的血腥镇压,中国人挺身而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激励多少仁人志士为之奋斗,为之捐躯。三元里抗英揭开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序幕,太平天国运动把反对封建斗争推向高潮,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的迷梦。“我们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他们是真正的爱国者,林则徐虎门销烟,葛云飞血沃定海,左宝贵忠魂荡平壤。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其浩然正气垂范后世,彪炳千秋。千千万万英烈凄厉而悲壮的事迹,讲讲来怎不使学生激昂振奋呢?使他们知道今天的福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从而懂得珍惜今天,献身明天。

三增强学生肩负起主人翁的责任感的爱国主义教育

今天,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在家里被捧为“小皇帝”“小公主”的独生子女,过分优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一些孩子的自私和任性。许多孩子只知道索取和享受,远离了勤奋和奉献,更谈不上责任心可言。加强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心里健康状况,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了对有关建筑工程内容的挖掘,并用古今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加强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例如:秦朝时开凿的灵渠全长30公里,如今还能灌溉周围4万多亩的土地。这样一道小小的水利工程,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沧桑变故,还是造福于民,隋朝时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已经见证了一千三百多年中国历史的风风雨雨,至今风采依旧……与这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国某些地区“豆腐渣”工程屡禁不止,正在使公众的高楼桥梁坍塌,导致了物毁人亡的悲剧,原因何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材料中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背后,实质是责任心的丧失。残酷的事实使学生深深地了解到:无论是今天在校的学习生活,还是将来走向社会的工作生活,都必须时刻以主人翁的姿态把责任放在第一位。我们由相信,今天我们在学生心中播下了这颗“责任第一”的种子,将来一定会长成一颗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以上所述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浸透的几个方面,不管怎样,德语的浸透,必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课堂的教学只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阵地之一。实际上,课上课下教师的言谈举止同样对学生的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无小是事,事事在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为楷模”。通过我们平时持之以恒的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高尚的的爱国主义情操,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富有责任心的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的使命。我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会无愧于我们的良心和职责,更无愧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pvdds800dguc.html

(810)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