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外用中药疱疹搽剂配合物理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起病不超过4d,未经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治疗组用外用中药疱疹搽剂配合物理疗法;对照组采用带状疱疹的常规西药治疗方法。均连续1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病人的痊愈率、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和随访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治疗10d后,治疗组痊愈率69.5%,总有效率93.2%;对照组痊愈率49.2%,总有效率74.6%;治疗组的止疱、止痛、结痂时间与对照组相比,P
【关键词】疱疹搽剂;带状疱疹
【中图分类号】R27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245-02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皮肤损伤和神经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工作和学习。治疗适当会使病程缩短、后遗神经痛发病率减少。我们于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采用外用中药疱疹搽剂配合物理疗法(超短波并调治中频电疗法)治疗带状疱疹59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起病不超过4d,无严重器质性病变及未经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118例。所有病例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症(不包括泛发型和特殊类型),并且无合并感染。其中男61例,女57例,年龄从16~76岁,平均39.5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以及病变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外用中药疱疹搽剂配合物理疗法(超短波并调治中频电疗法)。具体操作如下:中药疱疹搽剂为棕褐色复方中药醇制剂,主要由大黄、冰片、黄连、半边莲、硼砂、细辛、川乌及白芷等组成,有清热解毒除湿、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乙醇浓度为30%,临床上主要用于带状疱疹的治疗,是一协定处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室提供。6次/d,局部搽用。超短波治疗采用上海产80型超短波治疗仪, 1次/d,15min/次;调制中频电疗应用北京产MTZ-C型调制中频治疗仪,用双向方波调制的中频电, 1次/d,20min/次。以上治疗连续10天为一疗程。
对照组采用带状疱疹的常规治疗方法,阿昔洛韦片200mg口服,5次/d;消炎痛20mg口服,3次/d;外用酞丁胺液,6次/d;以上药物连续用药10天。
1.3 观察方法:两组患者自开始治疗后均隔日观察记录以下指标,止疱时间(水疱停止出现时间);止痛时间(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结痂时间(水疱全部干涸结痂时间)。10天的一个疗程结束后,每周随访1次,共4次,以观察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1.4疗效判定标准[1]:痊愈为疼痛消失,皮损全部或基本消退;显效为疼痛基本消失,皮损消退70%以上;好转为疼痛减轻,皮损消退30%以上;无效为疼痛未减轻,皮损消退不明显或皮损消退30%以下。有效率为痊愈加显效的百分数合并计算。
2 结果
2.1 痊愈率及有效率:治疗10d后,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
2.2 症状改善时间:两组患者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比较见表2。治疗组在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
2.3 随访:治疗组有2例出现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3.4%;对照组有10例出现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6.95%,两组比较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154,P
2.4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现代医学证实,带状疱疹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此病毒平时潜伏于脑和脊神经节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此病毒就会活动繁殖,诱发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很多,我们采用中药外用疱疹搽剂配合超短波和调制中频两种物理疗法配合治疗,与西医的传统治疗方法作对比疗效显著。
带状疱疹物理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疼痛、预防感染、缩短病程和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多为肝胆火盛,外受毒邪而诱发,疼痛原因为毒邪化火,搏于肌肤,故清热解毒止痛为其根本治疗。疱疹搽剂中大黄苦寒,清热解毒,活血祛淤,现代医学表明,大黄具有教明显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并具有免疫调控,促进人体产生干扰素,增强抗病能力[2];冰片具有清热止痛,生肌止痒,抗过敏减少炎症渗出作用;黄连、半边莲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硼砂,甘碱凉,清热解毒,消肿敛疮之效;细辛、川乌及白芷有消炎镇痛作用。全方制成外用含30%乙醇的搽剂,直接作用于患处,具有清热除湿,活血解毒,通络止痛,消肿敛疮,对水疱的吸收,减轻烧灼刺痛有明显效果。配合物理疗法增加局部血流量,有利于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起到消炎、消肿及缓解或消除疼痛的作用[3.4]。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显效快,且缩短止疱、止痛、结痂时间,和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也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外用中药疱疹搽剂配合物理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方法简便,疗效可靠,能有效减轻或消除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壤之,杨丽平,吴晓霞.微波外照射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86例 [J].皮肤病与性病,2006,28(2):27-28.
[2] 徐天予.大黄及其复方古今临床应用探析[J].中国药业,2010,19(14):85-86
[3] 缪鸿石,主编.电疗与光疗[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33,59.
[4] 杜宝琮,杜威,刘烁等.超声-中频电疗的镇痛效果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456-458.
作者简介:
胡喜华(1977-),女,河南洛阳人,药师,本科,主要从事中医制剂工作和研究。
通讯作者:
王学廷(1958-),男,河南偃师人,副教授,本科,主要从事中药药效学研究。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pulgr702tokr.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