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教育均衡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本文从教育情感、教育方法的多样化等方面作探讨。
关键词: 教育均衡 历史教学 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的认识需要常来自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有的是学生似乎熟悉但又不清楚、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这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而积极思考。因此,教师要善于将那些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且易于接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品尝学习的乐趣。
一、用情感感化学生,为学生个性发展奠定感情基础
1.注重教学内容上的情感体验
在历史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历史探究欲望,建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影片、图片、古诗、漫画、故事等。通过生动形象、感人肺腑的言语,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均衡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受师生关系的影响。教师的形象、爱心和教学方法对学生都有极大的感染,对实施均衡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师生关系和谐,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起了学生极大的热情参与学习。教师对学生倾注一腔热情,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转化为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动力。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关注他们在历史学习中的情感需要,辅之以深入细致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并排除来自外界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学会调整自我心态。
3.在活动上下工夫
历史课采取“辩论会”的形式是个不错的活动方式。如,《第二次世界大战》,设计几个辩论主体,“战争的利与弊”“要和平不要战争,是否还要军队”,等等。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辩论主体不仅让学生在自主准备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4.教师要层层铺设情感道路
任何学生的情感变化都是循序渐进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就应该层层铺排,逐步实现情感教学的目标。例如讲日本侵华的时候,究竟战争给人们,尤其是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怎样的惨痛记忆呢?首先,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其次,组织学生进行班内交流,教师要通过激励性或者具有导向性的评价语进一步帮助学生梳理情感。最后,教师要在学生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补充资料,当然对这些补充性的资料的要求要高,一定是具有代表性、震撼力的视频、画面、文字、数字等,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学生只有用心用情感受历史,才能真正融入历史,理解历史。
5.充分尊重学生
每个人都渴望尊重,因为希望得到尊重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尊重会产生亲和力、影响力、凝聚力,尊重学生的人格,循循善诱地教导,他们一定会拥有美好的未来。在教学过程中要以饱满的情怀、真挚的爱对待学生,使之产生情感共鸣,产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的效应。
6.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
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是很多的。笔者常给学生讲这样的故事:三国时期,蜀国名相诸葛亮不可谓不聪,“火烧赤壁、”“舌战群儒”等体现了其是智慧的化身;事无巨细必亲躬,“鞠躬尽瘁”,不可谓不勤;“锦囊妙计”频出,计计都是天衣无缝,算计不可谓不精。但是,直到累死五丈原,给国家留下的财富竟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好不凄惨。诸葛亮的失误,在于培养人才上的失败,总是站在智者、长者的地位,未给部下留下足够的发挥空间,缺乏将领自己成长的平台,造成人杰地灵的四川竟然出现了“无大将”的局面。在历史教学中,根据均衡教育的要求,教师要时时以诸葛亮为戒,在备课过程中,多设计方案,围绕目标进行课堂的准备。在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充分思考,尽量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多给时间予以讨论、辩驳,培养学生敢于自主思考、善于自主思考的习惯,一改过去课堂呆板、教条的现象。
二、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实践的机会
“活动”是现行教材的一大特色,在内容上占很大比重。不同的历史要素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上呈现方式是不同的,有的只呈现正文,有的只呈现活动,有的正文和活动都呈现。这种情况下教学方式特别是学习方式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地组织、设置活动,采用能够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手段,设计方案、问题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尽快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把重要的知识点或有关的课外知识设计成有趣的历史问题,开展“知识大比拼”、“智力快车”,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组织学唱历史歌曲,编写家庭史、社会史,举办故事会,撰写学生小论文等竞赛活动。实践证明多彩的课堂活动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使课堂教学活动成功、高效。
三、正确处理均衡背景下素质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
均衡背景下的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教育。教育对象的全体性和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是它的两个基本特征。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是第一位的。强调全面发展并不排斥个性发展,个性发展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飞跃。这是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只能在个体经验中获得发展。任何教育如果离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作用,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它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共性和个性的客观规律。因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彻底解放,个人才华禀赋得到充分发挥。历史课堂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方面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有鲜明个性的人生观。
四、建立科学的均衡背景下的教育质量评估模式,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传统教学中那种“一刀切”的教育质量评估模式,统一的标准答案,共同的测试目标,往往只注重了对学生的共同要求,而抹杀了学生的差异性,抑制了他们的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是均衡教育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就必须建立均衡背景下的教育质量评估模式。
总之,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承认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根本,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努力改进历史教学方式,使历史教学真正成为培养个性化人才。
参考文献:
[1]俞临明等著.创造教育.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
[2]钟志贤,范才生著.素质教育-中国教育的使命.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3]孙立明,赵连山,陈佩编著.创新能力与学科教学整体改革实验指导.沈阳出版社,1999.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ptmvpu021rep.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