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的乡村教育运动及其历史启示-免费ppt模版下载-道格办公

晏阳初的乡村教育运动及其历史启示

晏阳初的乡村教育运动及其历史启示

[摘 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倡导的乡村教育运动,核心是通过在农村推行“四大教育”来实现“民族再造”之重任。他在充分调查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关于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真知灼见,对当今现代化建设仍有诸多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晏阳初 乡村教育 运动 借鉴

晏阳初(1890―1990),四川巴中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世界平民教育运动和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与实践者。1943年,他与爱因斯坦、杜威等人被誉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20世纪30年代蔚为壮观的乡村教育运动更有其开先河之功。他在乡村教育方面所做的一些有益探索,对今天的新农村建设不无借鉴意义。

一、乡村教育运动的概况

(一)时代背景

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军阀混战不断、匪患遍地、自然灾害频发,广大农村遭受着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双重压榨,农业生产萎缩,农民生活恶化,农村经济濒临崩溃,“中国农村的黑暗,算是达于极点”[1]P209。在这种背景下,不少忧国忧民、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知识分子纷纷走出“象牙塔”,深入农村探索“振兴农业”、“拯救农村”的道路。

晏阳初认为,解决中国的问题不能“只顾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终究是治丝愈棼,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今日中国的生死问题,不是别的,是民族衰老,民族堕落,民族涣散,根本是‘人’的问题;是构成中国的主人,害了几千年积累而成的很复杂的病,而且病至垂危,有无起死回生的方药的问题”[2]P67。这个问题比其他任何问题“都严重、都根本”,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那么对于其他问题的一切努力和奋斗都是白费力气,自做牺牲。而中国是“以农立国”,85%以上的人口是居住在农村的农民,其“蕴存着无限的力量,是复兴民族建设国家的根本”,农民的智慧不开发,农村不发展,中华民族就不能真正繁荣富强。乡村教育运动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兴起的。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使农民祖祖辈辈受苦受难,不能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这不是他们的过错,也不是他们缺乏才智,而是‘无教’,他们是中国最大的‘脑矿’。我们搞平民教育就是在开发‘脑矿’,开发民力。”[2]P325中国的乡村教育运动,担负着“民族再造”的使命。

(二)主要内容

1、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在乡村教育实践中,晏阳初从一开始就注重从农村社会的现实出发,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他号召知识分子“走出象牙塔,跨进泥巴墙”,和农民们一起劳动和生活,在农村要“换上一副农夫眼镜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3]P221-222。只有这样,乡村工作者才能感受到农民的痛苦,了解农民的需要,从而更好地为他们服务。为此,晏阳初亲自携妻将雏迁到河北定县的农村从事乡村工作。在他的倡导下,一大批中高级知识分子,包括大学教授、留洋博士,纷纷舍弃了城市相对舒适的生活条件和优厚的待遇,以“宗教家”的奉献精神投身乡村教育运动,时称之为“博士下乡”。这种首开风气之先的壮举,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对“学而优则仕”的封建官本位意识的彻底决裂与超越。

通过调查,晏阳初认识到,“农村的问题千头万绪,但最基本问题是农民普遍存在愚、穷、弱、私四大病害”[4]P54,这是中国农村贫困落后的原因,也是中国衰败的原因,有这些基本缺点,任何建设事业都谈不上。

2、推行四大教育。晏阳初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四大病害”,就须实施四大教育,即“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农民的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农民的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农民的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农民的团结力”[3]P434。只有具备了这四种“力”,才能在国家将亡的今日有救国图存的能力,才能在这“唯力是视”的世界谋生存。文艺教育,是从文字与艺术教育入手,使农民认识基本的文字,得到求知识的工具,促进文化生活,并能了解和欣赏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为此,晏阳初带领大家根据定县农民的文化情况,先后自编了多种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教材,并开展民间绘画、话剧、戏曲等文艺活动,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生计教育,是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工业各方面着手,以达到农村经济建设的目标。把文化教育与科技的传授融为一体,使教育内容、方式、途径尽可能结合农民“生计”之需要。在实验中,兴办农场,推广先进技术与良种,组织合作化,创设了实验巡回生计训练办法,其中分“生计巡回学校、表证农家及实施推广训练”三个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产教育制度;卫生教育,一是改善和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将治疗和预防结合起来;二是建立一种适合农村需要的卫生保健制度。晏阳初在定县普遍宣传卫生知识,建立了由村到县的医药卫生保健组织和制度;公民教育,是要“激起农民的道德观念,施以良好的公民训练,使他们有公共心、团结力,有自决自信、公是公非的主张,有最低限度的公民常识、政治道德”[2]P56。在实验中,他们编写了《公民道德根本义》、《公民道德纲目》等公民教育材料,来进行农村自治与公民活动的指导。

3、采用三大方式。晏阳初认为,实施“四大教育”应采取“学校、社会、家庭”三种教育方式相结合,其目的是“使整个社会尽是教育的环境,以免一曝十寒之弊害”[2]P80。学校式教育,是指面向青少年的“平民学校”和面对初级小学年龄阶段儿童的“村学教育”。各个学校都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平民学校分为初、高两级,初级学校以识字为主,教学中广泛使用挂图、幻灯等工具以方便识字,还采用“导生练习法”,以学生教学生的方式,最经济迅速地普及教育,弥补教师不足的缺憾;高级学校是为提高初级学校毕业生而设,以提高“四大教育”的知识力为主,不为升学。此外,为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农业技艺,还设有生计巡回学校,按一年中节令时序分别安排植物生产、家畜殖育、农村工艺及合作训练的教学;社会教育,是向一般群众及有组织的农民团体实施“四大教育”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因地制宜、因人设施”灵活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以弥补学校式、家庭式教育范围固定的不足,如组织读书会、开展演说比赛、成立合作社、举办农产品展览、修路、禁赌等等;家庭教育,是一种联合各个家庭中地位相同成员施以相当训练的特殊教育形式,多与社会教育联合进行。主要方式是组织各家的户主、主妇、闺女、幼童等分别集会,研究有关家庭的实际问题。

毋庸置疑,晏阳初推行“四大教育”、“三大方式”的主张存有严重的缺陷。但如果因此而给予全盘否定,也有失公允之处。首先,晏阳初提出“四大教育”、“三大方式”的主张,反映了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的强烈爱国热情和深沉的忧患意识。尽管没有实现“教育救国”的目的,但他们身体力行,努力投身于乡村教育运动的实践,“是民族责任感的具体表现,是有进步意义的爱国行为”[2]P404。其次,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践,虽没有彻底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现状,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验区文盲人数明显减少,医疗卫生状况得到初步改善,一批优良农作物品种得到推广,农业合作社以及其他公益性事业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再次,晏阳初的“四大教育”、“三大方式”理论,已突破“就教育论教育”的模式与单纯强调从教育入手改造社会的局限性,是一种“大教育观”。他主张乡村教育和建设应该是“相依并进的”,“在乡村办教育若不去干建设工作,是没有用的……不谋建设的教育,是会落空的,是无补于目前中国农村社会的。”[2]P53认为乡村教育运动“不是零零碎碎,而是整个体系;不是枝枝节节,而是统盘筹划”[2]P329-330的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强调乡村教育、经济、文化、卫生、道德等同步进行,“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方式相互配合,这在中国教育史上实属一种创新,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二、乡村教育运动的启示

曾经兴盛一时的乡村教育运动,终因日本侵华战争和内战的漫延而告终止。但晏阳初数十年的乡村探索、实践和实绩,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和借鉴的问题与启示:

(一)以“改良”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晏阳初的乡村教育运动,是一场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由爱国知识分子自下而上发动的、采用和平手段的社会改良运动。正因其改良主义的性质,使他看不到农民“愚、穷、弱、私”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残余势力之统治”[5]P426,故未能达到“复兴农村”的目的和实现“民族再造”之重任。但这并不是“空而无用的”,实际上正如有的学者指出,“在旧中国,只要是在实现现代化和社会进步这个目标下,许多政治改良、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等主张,尽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改造中国的问题,仍然在某些方面起过有益的作用”[6]P480。晏阳初为首的一批乡村建设者“主观上是企图改革中国乡村,而不是为着维护地主资产阶级,甚至不是为着个人的金钱和地位,而是为着追求光明在农村艰苦地工作着”[6]P481,他们的精神和取得的实绩是值得肯定的。今天我们提倡的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及时疏导矛盾,化解冲突,以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满足人民群众的社会需要,这也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改良,是一种对现行体制的完善。因此,乡村教育运动在当今社会转型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三农”问题仍然是中国最大的问题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古圣铭言,一直是晏阳初从事乡村教育运动的根本信条。“要建国,先要建民;要强国,先要强民;要富国,先要富民。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一个国家,是国势强大而人民衰困”[2]P322。正是由于认识到了“农为国本”的重要性,晏阳初才矢志不渝地投身于开发亿万农民“脑矿”的“固本”实验。今天,尽管中国农村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农村苦、农民穷、农业弱”的状况依然普遍存在:在“城乡对立的二元化格局”下,农民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的主动权、支配权至今仍没完全落实,农民失地现象时有发生;农村医疗保健体系仍很不完善,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相当突出;农村虽已实行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但农村孩子因贫辍学的情况仍不在少数;农民的经济合作组织仍不健全,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这些已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的瓶颈。面对尖锐复杂的现实,我们的确应汲取乡村教育运动中的有益探索,来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三)注重培养“农民自觉”的能力,实现三种力量的结合

“乡村问题的解决,自然要靠乡村里的人为主力。我们组织乡村的目的,就是要形成这解决问题的主力”[2]P178,若不培养“农民自觉”的能力,乡村里的人自己不动,等待人家来替他解决问题,那是不可能改造好乡村的。知识分子到民间去,不是包办代替,而是“启发教育农民,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自发自动的精神”[2]P332。今天新农村建设的主力依然是中国八九亿农民,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任何优良的“制度安排”和“专家建议”都将是“一厢情愿”的“乌托邦”,新农村建设也不可能取得真正成功。历史经验表明,在乡村建设中,“农民主导、知识分子指导、政府领导”三股力量的有机结合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四)乡村教育应注重科学性、实践性,真正适应“三农”的要求

晏阳初认为,乡村工作者“更重要的是用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从事乡村工作,既不墨守成规,也不生搬硬套盲目模仿外国,而应从本国实际出发,注重农村社会调查,来建立符合国情、为全民所有的新教育体系。为此,他号召知识分子“深入民间,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协助平民解决问题”[2]P324。众所周知,农民是最讲究实惠的,看不到效益就不会主动介入,若不了解农民的真实需要,乡村教育就不可能收到实效。因此,他反对“坐而论道的空谈”,提倡“扎根于民间,与平民共同生活,共同工作”,[2]P419这充分体现了晏阳初力图使乡村教育走中国化道路的务实求真精神。面对当今农村、农民、农业的多样化需求,农村教育也应坚持“以农为本”,立足现实,不断完善其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中国现代教育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宋恩荣.晏阳初文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3]宋恩荣.晏阳初全集(第1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4]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prxlqp006stu.html

(810)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