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其教学方法与其他学科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以学定教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理念。笔者在本文中对历史与社会教学方法策略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能更好地将以学定教理念贯彻到教学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教学方法;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对传统“重老师,轻学生”观念的改变。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是从根本上区别于传统的以案定教与以定教的教学理念,也符合时展对于教学质量标准的变化。以学定教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文科课程,其包含的内容极为庞杂,包括政治、地理、历史等,对于初中学生人文科学意识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学好这一门课程是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教师,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学生能否很好地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
一、现阶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过去死板的教学方法有了一定的改善。然而由于应试教育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尽管教师们已经认识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重要性,但这样的理念却并不能很好地付诸于实践,最后还是教师成为权威,更多的不是学生独特的思考,而是统一、刻板的答案,学生只顾埋头记下教师所述,缺乏自身独立的思考以及学习的主动性。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没有适当的教学方法去实现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二、针对实际教学问题制定的方法策略
(一)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实施的前提和导向,因而要贯彻以学定教的理念,就必须对教学目标进行探讨设定。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以实际的学情作为参考,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行目标的设定,目标不一定要久远,但一定要切实。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的设定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程的安排,同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来贯彻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二)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学生进行具体的了解是贯彻以学定教理念的前提,也决定着教学方法的制定方向。以学定教的理念要求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共性。初中阶段的学生有其自身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其与之前的阶段相比,他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维的批判性明显提高,这在促进其学习的同时,也使得他们更容易产生片面的想法。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可以多掺杂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此外,每一位学生又有其独特性,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设定时要根据大部分学生的情况进行内容的安排,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课后的辅导,对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安排课后的加强练习,这样的教学安排能够充分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充分运用多种可利用的资源
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不仅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学内容的设定要根据学生的真实需要进行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多方面资源的整合利用,使得学生能更好地培养自身的学习主动性。
1.多学科的整合。历史与社会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整合与历史与社会有关的相关课程,如在学习与古代有关的历史时,势必会遇到一些古文,这时就需要语文相关知识支持,同时历史中强调人、时、地、事件又能很好地与语文中记叙文写作方法相联系,因而在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适当利用语文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此外,学科内容的结合能够让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串联,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灵活掌握,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2.乡土知识的整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对枯燥的书本知识产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情况设定更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立足学生的生活环境,开展贴近生活的教学。历史不同于一般的数学、语文等课程,它是具体的,是真实的,只有学生感受到历史与社会对自身的实际生活有很大影响时,他们才能更主动、更热情地去学习、思考、感悟。要达到这一点,教师就应时时注意乡土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让学生们在了解家乡历史、掌握一些乡土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历史的真实与贴近生活。比如,在讲到《多民族大家庭》一章时,引导学生从自己所在的县、乡出发,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少数民族的情况,将书上的知识转为为自己的感受、体验,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
3.多种教学手段的整合。如今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单纯书本内容的教学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内容的编排,如课外阅读材料、报纸、影像资料、历史文物等。除此之外,多媒体的应用、户外教学的开展也适合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相关的图片、影像资料等,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
(四)活跃课堂氛围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而课堂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沉闷的课堂会使得知识也显得乏味。学生对沉闷的课堂很难产生好感,他们需要的是生动活泼、能够激起求知欲的课堂,因此活跃的课堂更加适合历史教学。因而教师应学会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通过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和辩论,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思考。
教学是一个不断探讨、不断完善的过程,并没有万能的教学方法策略,重要的是教师将“以学定教”的观念牢记心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求真正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岳国裕.历史与社会教学方法[J].山西教育(综合版),2006(01).
2.李希说.新课程历史与社会课学习效率的调查与分析[J]. 新课程(教师版) ,2007(01).
3.屈强.历史与社会学科开放性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 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5(07).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pq1oyf02ir7p.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