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免费ppt模版下载-道格办公

浅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多媒体教育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现代教学技术。它的应用,能丰富教学内容,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由“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静态灌输逐步向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过渡。有利于拓阔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质素,更好地实行素质教育。

【关键词】多媒体;历史教学;运用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知识的获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反映在思考问题的自觉性上。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尽可能多的创设情境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快的氛围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始终让学生处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我们知道,人类的学习行为是外部刺激与认知主体内部心理互相作用的结果。如果所提供的外部刺激与学习个体内部心理相吻合,就能够引起学习个体积极的态度和求知欲望。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而多媒体手段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使图、文、声同时刺激大脑神经,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讲《重庆谈判》一课时,先播放电影《重庆谈判》中有关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的历史背景资料影片,让学生对这一事件产生兴趣,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抗战结束后国内形势如何?“邀请”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中共的对策是什么?让学生展开讨论,主动发言。这样,可以活跃气氛,把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地参与。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的规律性联系。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多媒体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上“再现”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如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内容时,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这样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烈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大肆铺张;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让学生对这些历史事实有直观的了解,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者手里呢?学生经过思考,再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格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不难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如能这样让学生不断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单靠语言来描述历史,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如今的课堂教学,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在这方面发挥了它的优越性,它可以通过一些记录片、电影 、电视剧的镜头剪接,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再现历史场面,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

如讲“鸦片战争”内容时,可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的认识,了解了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了防毒拒毒的教育。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突破重点难点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教材中某些内容比较抽象、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初一学生感到陌生(特别是地理位置),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加上历史课中重点、难点较多,有时单靠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也很费力。如果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耳闻目睹,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容易突破重点、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这一课的重难点是丝绸之路。对于初一学生,他们的地理空间概念比较差,要他们记住丝绸之路的路线是十分困难的,更何况这些地名现在已经不用了,而且是些艰涩难读的古代文字。同时课后练习有一道题是要求学生写一篇《丝绸经商亲历记》,这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于是我把这作为一个突破口,课前先让学生回去搜集丝绸之路沿途几个重要城市的一些相关资料。在课上,我先在投影幕上打出丝绸之路的地理位置图,让学生自告奋勇上来表演,扮演一个从长安回阿拉伯的商人,根据路线说出他沿途的经历,而这个学生所说的就是他课前搜集的资料整合而成的。接着可以再找其他学生,但要说前一个学生没有说过的地方。学生说完后,教师要做一个总结,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并布置课后作业就是完成这一篇《丝绸经商亲历记》。这样,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课堂角色扮演,课后撰写作文,让学生利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巩固知识,并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自主地记忆,从而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个大课题,我们还要深入细致的探索。因此,我觉得多媒体教学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要使用得当。俗话说“好钢用到刀刃儿上”,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多媒体的功能,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pps7ff003k8t.html

(810)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