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策略研究-免费ppt模版下载-道格办公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策略研究

摘 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经过无数教学实践证明,是小学数学教学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教师对学生适当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学习训练,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营造一种自由、开放、健康的学习氛围。肯定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有效性,并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特点,为如何改进小学数学教学,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大体上从三方面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是以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性学习三种学习方法构成的学习体系。教师要探究如何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运用到数学课堂上,首先应该将三个要点分开来讨论、分析,这样才能搞清他们各自的贡献,然后再找寻这其中的联系,研究这三种学习方法是如何相互作用,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研究教学策略时,要注意分析教学主体在此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这样才能让教师更有目标、方向地开展课堂教学。

一、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新课程改革推行之后,自主学习的理念逐渐深入到每一节课堂中,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行为,学生既然是学习的主体,就应该让学生掌握更多学习的主动权,在学习中培养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并不能放权,而是要对学生适当指导,引导学生要学会自己质疑、探究、分析,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学习要做到“教、学、练”合一,不应该一味地将教师传授、灌输知识作为课堂重点,应该鼓励学生充分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探索来满足求知欲望,尽量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能力才会得到提升,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

我们提倡的自主学习,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也是要提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抛弃之前的旧思想,避免“满堂灌”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己把握学习的节奏,根据个人在课堂上和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发现自身的长处与不足。所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进行思考和分析,有充分的空间和时间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断尝试新的解题方法,遇到难题时要理清思路,沉着应对,尽量不向教师求助。对于模糊的知识点,要通过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进行联想,与教师和同学在学习中进行广泛讨论。在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似乎不那么重要,但实际上教师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对课堂的整体把握一定要找准方向。

例如,在学习厘米这个度量单位以及如何运用时,教师可以请学生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1厘米有多长,让学生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找找看,学生自己带来的物体中,还有学生的周围,什么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厘米。(扣子的直径、指甲盖的宽度、牙齿的宽度、橡皮的厚度……)随后让学生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3厘米长?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学生有什么发现。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索,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结合这些形象的想象和例子,学生能够更好地衡量1厘米长度,从而能够在学习中运用厘米这个度量单位。

二、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现在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较多、好奇心强,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一个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学习防范。那么,在课堂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有以下要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重点把握。

1.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的绝大多数课程内容是适合进行合作学习,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面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等原因,学生在合作学习时会产生很多“不适应症”,所以教师在选择合作学习的课题时,应该经过适当分析和比较,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以难度适当的学习内容为基础,进行新式学习,对学习内容进行合作交流,提高特定课程内容的学习效率。

2.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不仅是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更是学生合作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教师在分组时应该采用“小规模、多角度”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保证学生在小组内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小组人数应该保持在4-6人为最佳,分组时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年龄特点、智力情况等因素,小组内的成员应该包括优生与后进生,避免以成绩为标准的区分原则,保证学习小组的多样化特点。小组内成员合作学习时应该有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内应该有各自设定的角色,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成员间可以转换角色定位,这样才能够做到充分体验各种角色,让优生带动后进生,缩小学习上的差距,共享学习的喜悦和收获。

3.小组合作和集体交流缺一不可

在课堂上,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既定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单独的小组学习结束后,要进行全班的交流评价,两个环节缺一不可。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具有多样性,每个小组通过齐心协力的努力,对既定知识和内容做出了适当解答,而在小组学习结束之后,通过全班规模的合作交流,可以促进各小组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竞争、提升,可以说这是对小组学习的拓展和延伸。每小组派代表将小组内的交流结果进行介绍,其他学生可以自己发表意见和看法,这样就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探究学习是拓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好方法,数学知识除了既定的原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运用这些原理知识来解决问题,深化对定理和原理的理解。探究性学习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够让学生从身边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教师也要结合教材的编排设置,从教材中发现可以运用的素材,让学生以探究的形式来探索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生动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问题的引导,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收获解题的思路,进而增强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例如,“观察物体”的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和提高,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几何形体,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不能一次看到物体所有的面;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物体及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让学生在获得丰富感性经验的同时,练习对从不同方向观察得到的图形表象,结合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从而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则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理解了面积的概念,会计算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形成有关多边形面积的系统知识。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得到较多有关空间观念的训练机会。

通过对三个要点的独立分析,我们了解到这三个要点都是“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牢牢把握这三点之间的紧密联系,自主是“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基础和指导理念,只有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后两种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模式才能够顺利进行,学生的自主性也能得到充分保证,由此可见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三种指导观念可以联合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依据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最终达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给学生更多思考、学习、探究的机会和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发掘更多的乐趣,发现学习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静.自主探究与适时引导[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1).

[2]邱雷颦.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J].海峡科学,2011(5).

[3]万桂梅.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调整[J].新课程(教师).2010(10).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pp9a5803z9ic.html

(810)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