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免费ppt模版下载-道格办公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要:在高职院校办学环境和管理体制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作为高职院校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管理如何适应这一变化,是摆在各高职院校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本文在对目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如何在改革中求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

关键词:教育体制改革 高职院校 财务管理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新背景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逐步转化为“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改革在为高职院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并为高职院校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也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财务管理目标出现新变化

国家对高职教育工作的重视和高职院校快速的扩张,高职院校正面临着来自于生源、师资、设备等多方面的竞争。若想要取得竞争优势,迫使各高职院校必然会选择以绩效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在发掘自身的优势基础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目标从单一的以资金收支为中心的记账式管理,向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注重资金筹措的大方向转变,并优化资产管理和各项资源的配置,全面监督和管理财务活动和各项经济活动。

(二)财务管理内容变得更复杂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急剧膨胀,基础建设投资规模大幅度增长、校内经济活动日益频繁、收支的形式和内容变得更加多样、拥有的资产总值迅速递增、筹资渠道的可选择性增多等,使财务管理的范围和内容变得更加复杂。同时,各种决策行为更加依附于财务分析得出的结果,财务分析与决策正越来越受到财务管理的重视,迫切需要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拓展新视野、创造新方法。

(三)会计制度标准有了新要求

为了适应财政预算改革和高等院校经济业务发展需要,财政部于2013年12月30日修订印发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并规定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一“新制度”不仅在会计科目方面做了较大的改动和拓展了核算内容,并明确要求:进一步规范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这无疑将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产生重要影响,对高职院校财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

(四)办学资金来源呈现出多样化

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使高职院校的理财环境越来越趋向企业化。政府财政部划款办教育的体制,慢慢的由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筹资成本分担替代原体制。教育经费来源正从以政府拨款为主向政策性收费、教学服务、科技创收、生产经营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格局转变,财政拨款的收入占学校总预算额的比重己低于其他非税收入在总预算额中所占的比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必须适应这样转变,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自主理财、广开财源、盘活资产。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环境的悄然变化,不少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以及财务工作者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变化,现行财务管理体制、管理模式日益显现出其滞后性及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

(一)财务失去平衡风险增大

所谓财务失去平衡风险,是指高职院校的财务状况面临的资金结构不合理,收支不平衡等总体失去平衡的现象。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张与竞争的加剧,政府财政拨款和自筹收入等已远远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对资金的需求。一方面根据国家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学校合作的有关政策,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融资贷款。在高职院校的资金结构中,债务资金尤其是银行贷款所占的比重过大,沉重的还本付息压力使得高职院校缺乏与负债结构相当的资产保障能力;另一方面,国家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器材标准化建设等要求的提高,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加大教育投入,而财政拨款却未实现同步增加,使得高职院校资金支出压力非常大,时常出现流动资金短缺的现象。尤其一些没有地理优势,也没有较深的行业背景高职院校,财务状况恶化导致“破产”隐患凸现。

(二)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高职院校是社会公益事业单位,是国家财政拨款单位。由于财政拨款的无偿性特点,高职院校缺少应用、经营好财务管理的动力和压力,使得高职院校领导或财务人员缺乏资金使用效益的观念与意识.,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加上高职院校普遍采用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仅仅简单的按开支标准管理支出,无法将成本费用与资金效益进行有效的配比,造成了在资金使用上不重视资金成本的核算。以高职院校后勤部门为例,后勤支出在高职院校预算支出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后勤服务各部门在名义上是“自食其力”的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型服务实体,但多采取粗线条的管理模式,将各项经费打包捆绑使用,既不用计提占用费,也不需付折旧费,未能正确核算经营成本而造成利润的虚增。

(三)预算管理不完善

预算管理在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控制财务活动的主要依据。目前,高职院校预算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主要表现为:预算管理体系及制度不完善和现有的预算编制方法不适应高职院校事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预算管理在大多数高职院校中,只是财务部门之事,预算的编制、目标的确定、预算的执行、预算的考评等都统一由财务部门一手来操作,不仅缺乏相关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监督作用,也未能引起高职院校领导的大力重视和组织领导预算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的现象有:预算编制的内容不完整、预算支出的定额和标准不科学、编制预算与执行预算存在着差距、预算执行情况和执行进度不能及时进行跟踪、预算管理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等诸多问题,削弱了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职能和作用。

(四)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

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各个经济决策行为更加依靠于财务分析得出的结果,财务分析与决策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许多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制度制定了统一的核算和财务分析标准,但标准体系并不包括学校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效益、资金成本等各方面的内容,财务信息的指导性缺失。同时,部分财务人员的政策与业务素质较偏低,所做的财务分析的结果仅仅停留在一定期间的资金结存情况与收支状况,而缺乏对成本效益、资金结构、支出结构的分析,以至于制约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完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高职教育”,这无疑给高职院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高职院财务管理在改革中求发展,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夯实基础环节,建立全新财务管理观念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观念必须适应时代进步特点,要摒弃之前办学经费完全依赖政府。财务管理的重点工作就是把好“用钱关”的旧观念,在改革与创新中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树立以效益为中心的理财观、以开源为主体的筹资观、以依法为导向的管理观。从而实现:从注重支出管理向注重收入管理转变,以形成多渠道筹资办学的局面;从单纯“用钱”向“生钱、聚钱、管钱”转变,在积极培植财源的基础上实现最佳资金使用效益;从“算账、记账”为主的“核算型会计”向“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事后分析”的“管理经营型会计”转变,以逐步使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由单纯的服务型过渡到决策管理型。

(二)把握关键环节,建立符合现代高职院校发展的财务管理体系

能否建立起符合现代高职院校发展的财务管理体系,对于高职院校可持续性发展显得尤其重要。一是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控制体系。可借鉴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建构方式,通过设置与观察、判断债务保障率、资产负债率、资产收益率、资金安全率等一系列财务指标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建立起对高职院校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实施预测和预报的财务分析控制系统。同时要建立贷款监督机制,规范债务管理控制。二是建立财务管理绩效全面评价体系。依据不同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需求,可考虑分别采用类别法、专业法、作业成本法等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准确的核算学校教育成本,通过财务状况的分析,为学校领导正确把握高职院校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从而为制定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三是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是高职院校保障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健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应该从会计业务流程中涉及资金业务的重点环节着手,建立责任制、操作规程、财务重大事项(包括大额资金收支)报告制度等,并实行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监督制度,以提高财务经营状况信息的透明度。

(三)突出重点环节,建立高职院校全面预算体系

全面预算体系是国外院校普遍推行的一种现代财务管理方法,全面预算体系是集学校预算从编制到执行、直至最后反馈的全过程,全面预算体系强调高职院校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与当年计划的有机结合,并力求长远规划与短期计划的有效协调,从而为实现学校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有力保障。高职院校建立高职院校全面预算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可考虑在学校的决策机构下设置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学校全面预算的工作,起着预算协调、控制、审核与考核的作用;另一方面,需要提高预算与高职院校发展计划的关联性和前瞻性,在技术上应改进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在促进高职院校预算编制的过程,采用零基预算、弹性预算等模型来拓展高职院校传统的年度预算框架,科学合理地配置各项资金,使其结果能够适应理财环境不断变化。同时,建立起以资产保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全面预算体系,使办学成本得到控制,进而监督学校价值创造活动的全过程。

(四)抓好保障环节,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要跟上改革与创新的要求,必须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勤政廉洁的高素质财务管理队伍。高职院校在选聘财务管理人员时,应根据新形势下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选择综合素质优秀、专业水平较高的财务等相关专业的人员,从源头上切实把握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人员的“入口”关。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要最大限度激发财务管理人员的活力,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理论和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更好的掌握财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操作方式,以提升管理水平与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作为财务管理人员本身,要树立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倡导“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努力在财务工作中形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模式,使自己成为能胜任财务管理岗位职责的行家里手。

参考文献:

[1]张晓东.高等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实证研究[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周丽.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现状之我见[J].才智2013年10期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po6szd042jz5.html

(810)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