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或为了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和体验,而由教师精心设计的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更充分展示出来的学生活动称为课堂学生活动。
新课程的实施使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在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都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学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和“主动”,除了以前常见的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外,还出现了表演、时政演讲、游戏等等形式,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给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在学生活动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低效甚至无效的活动环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实效。
一、无效课堂学生活动的表现
1.无效讨论
无效的课堂讨论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一些问题无需讨论或无法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无精打采或讲闲话打发时间。二是讨论的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马上进行讨论,学生没有独立探究的机会。三是在讨论中,只有个别学生发言,多数学生一言不发;四是讨论后教师没有进行必要的归纳或点评,学生的认知仍然停留在个人见解的层面。
2.无效提问
一是提问过于简单,所提问题没有探究性。二是提问的问题过多,使学生养成不假思索、随意应付的坏习惯。三是所提的问题不符合学生实际,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
3.无效表演或游戏
一是课堂学生的表演、游戏与本课教学目标无关,把思想政治课变成表演、游戏的大杂烩;二是表演、游戏的设计太多、大杂,活动充斥整堂课,没有体验和反思,没有总结和提升;三是表演、游戏安排的时机不科学,使表演、游戏的效果打了折扣。
二、产生无效课堂学生活动的原因
1.对新课程理念的误解
思想政治新课程“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要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要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的活动过程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课堂活动中理解、认同、确定科学的理论观点。但是,它并不是要冷落或者虚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而是要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更好地实现三维目标。那种只关注有没有活动,以活动多少论成败的思想是对新课程理念误解的表现。
2.教学目标不明确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对课程内容标准和课程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教师在每一节课上课之前也都要有明确的课时教学目标,课堂学生活动的设计应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并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活动的成功与否也应以是否实现教学目标为标准。无效或低效的课堂学生活动,往往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活动意图,只追求课堂的表面热闹,这样的课堂活动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意义。
3.教学评价观不明确
在许多公开课的评课中,不少评课者总是把课堂上是否有学生讨论、是否有学生表演当作是否是一节好课的标准,只要表面热热闹闹,这一节课就是成功的课,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如果一节课中,学生活动的时间较短或次数较少,就会被“建议”要转变教学观念。这种教学评价导致一些老师较少考虑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学生的发展程度,而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如何使课堂“热闹”起来之上。
4.对学情的了解不足
在课堂学生活动的设计过程中,一些老师只注重活动内容与课文内容的关系,而不注意“备学生”,使课堂活动的设计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活动不积极,导致课堂活动低效或无效。
三、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学生活动
1.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课堂学生活动
教师不能一味的追求课堂活动的形式,而是要把活动对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度放在第一位。教学目标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安排课堂学生活动的依据。看一节课中的课堂学生活动是否有效,首先要看这节课中老师是否准确、全面把握教学目标。课堂学生活动是否有效,应该以能否达成教学目标为依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各种课堂学生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每一个活动应该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导向。活动的设计和开展都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设计课堂活动时,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能会挑选一些容易设计课堂活动的内容,而这样的内容往往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真正有意义的课堂学生活动,要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在讲《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时,有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模拟表演到银行办理存款储蓄的过程。这个课堂活动的组织花费了6分钟左右的时间。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只需让学生知道怎么办理就行了。
能力目标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思想政治课的课堂学生活动的设计过程中,不能只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学习方式的养成,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设计课堂学生活动时,需要把握以下原则:
首先,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教师要关注教学过程的问题化,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活动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将抽象的政治术语同具体生动的经验知识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转化成活生生的社会生活知识,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使课堂学生活动成为学生学习书本理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
其次,要有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要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切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课堂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我们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要使活动能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创新能力有所提高。有的问题课文中已经有明确的结论,再去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就失去了课堂活动的意义。
2.课堂学生活动的设计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
教师在设计、组织学生活动时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的联系。来自学生生活的各种活动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课堂学生活动,克服脱离学生真实生活,生硬地创设所谓生活情境,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
第一,课堂学生活动的设计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如果任何活动都把学生以往的知识当成“一张白纸”,假设学生一无所知,这是错误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任何课堂学生活动,都要激活学生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验,温故而知新,承前而启后,使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设计学生活动时,那些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学生知道一些,但是凭已有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新、旧知识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最具有启发性,能驱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深层次地思考,由此产生的活动也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如在讲《公司的经营》时,有老师设计了一个“假如我是首席执行官”的学生活动,学生的发言并不积极,原来,很多学生对于首席执行官的具体职责非常模糊,也没有较多的切身体验,这一活动的实效性就可想而知了。再有,在讲《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时,有的教师针对学校规定统一校服这一要求设计了一次模拟听证会《学生该不该统一校服》,学生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发言积极热烈,既提升了学生对民主决策方式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第二,课堂学生活动的设计要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对于同一个教学内容,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的学生活动。在教学准备阶段,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是“备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情商状况以及个性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灵活地选择合理的课堂学生活动形式。对于不同年级的高中学生,可以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形式。如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这个问题,对高一年学生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而对于高二、高三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专题研究的方法进行。可以组织学生检索报刊、网上信息、收集有关实例,对人民升值的利弊进行专题研究,比较系统深入地理解我国保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政策的正确性。
3.课堂学生活动的设计要注重活动的效率
注重活动的效率就是要尽可能用较少的时间让学生获得较多的收获。好的课堂活动应该是用时少,效果好。有些课堂活动从表面上看很精彩、很新颖,学生参与的热情也很高,但在热闹过后,人们才会发现,活动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没有直接相关性,花了许多宝贵的课堂时间所开展的课堂活动是多余的,无效的。
不少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都把导入新课设计为“情境导入”,有的学校甚至把“情境――问题――探究”当作固定的教学模式加以贯彻,不管什么教学内容,教师都设计一个情境,或小品、或音乐、或影视、或时政材料,公开课教学更是无一例外。实际上,思想政治课的许多内容都来源于生活,不少内容学生都有所了解,有的还比较熟悉,对于这些内容的教学,教师用设问导入、问题导入或讲解导入效果更好,既达到教学目标,又节约了许多宝贵的教学时间。
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但一些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无论什么问题都开展分组讨论。一节课下来进行了三、四次分组讨论活动。其实,不少问题老师讲解就可以,有些问题学生个人独立思考也会解决,并不需要每个问题都通过分组讨论来解决。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pn6bmg01d0pb.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