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笔者根据教学体会,浅谈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路径,如历史叙述、角色换位、手绘历史、编演历史、文学描述、大胆质疑等。
关键词:想象力;高中历史教学;培养落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3-058-1
一、在历史叙述中想象
历史教学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是叙述法。在叙述历史的过程中,教师恰当地运用想象,借助生动流畅的语言来谈人物、道往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同时展开想象。比如,对于“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教师若用下面的表达方式,学生接受的效果可能会更好,“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描述,来感受一下经济全球化。早上,当你还在熟睡的时候,被苹果手机里的贾斯汀・比伯的歌声闹铃吵醒,于是有点扫兴地走进卫生间,牙膏、牙刷、洗发水、沐浴液……到处都是宝洁的字眼。洗漱完毕,时间不早了,父母催着你赶紧上学。你脚踩耐克,身穿阿迪,路过一家麦当劳,买好早餐,站在路边等公交车。嘿,还真巧,碰见了刚从欧洲留学回来的表姐,还开着她新买的大众甲壳虫。搭顺风车赶到学校,才想起今天是英语早读啊,抓紧时间叽里呱啦背单词吧……说起来,全球化就在我们身边,伴随着我们每天的生活。”这样,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很容易展开自己的想象,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动态的情境,从而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
二、在角色换位中想象
“角色换位”就是给学生营造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客观环境氛围,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某一历史人物,以此“角色”来想象、推断事物发展的可能轨迹,进而完成史实教学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假设,让学生设身处地,造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期缩短与某一历史事件的心理差距。在《“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中,学习了道、儒、墨、法几大学派的观点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当时诸侯国的统治者,你会采纳哪家学派的观点呢?为什么?”于是,学生会把自己想象成统治者,站在这样的立场,认真思考,讨论开来,有的选儒家,有的选道家,有的选法家……并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原因。这个问题的设置给了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实际上也有利于锻炼其思维,深化他们对各家学派思想的认识。
三、在手绘历史中想象
新课改之后,新教材中配有大量的插图和内容详尽的图册,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更为提高学生的历史想象力打开方便之门。其实,除了借助插图、图册,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绘制历史想象画,充分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上《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课时,讲述完“市的变迁与发展”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设问:“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用画图的形式,描绘一个北宋人的日常生活,注意要突出时代的特点哦!”如果学生能用想象画把北宋人的日常生活场景描绘出来,并涉及了北宋时坊市界限打破、店铺林立,出现了早市、夜市和更多的娱乐场所,做生意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等内容,就说明他对知识的把握比较到位。绘画内容的合理程度反映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程度,这种想象画要求的重点是对历史的“再现”,意在通过历史想象来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四、在编演历史中想象
编演历史短剧或故事,能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氛围,提供想象的知觉材料,培养丰富的想象力,中学生对此十分感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做一些这方面的尝试。如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中,笔者事先布置作业:“根据书上的对郡县制与分封制争论的内容,自编历史小短剧。”然后在上交的作品中,挑选一个适合课堂容量的较生动的小短剧,交给三个活跃的学生去排练,他们分别饰演秦始皇、李斯和王绾。上课表演之前,笔者提出了问题:“如果你是秦始皇,会选择哪一种制度,为什么?”学生边思考边看表演。随着表演的深入,讲台下的学生很容易就理解郡县制比分封制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五、在文学描述中想象
文学语言极具风格和极富想象的表达形式,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如果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具有史料价值的文学描述来为历史教学增色,其感染力显而易见。例如,在讲到明清时期的科举制时,可以引用蒲松龄对参加考试的举子形象的描写:“一是提着篮子入考场时像乞丐;二是点名时被官吏呵斥像囚犯;三是回到考试期间暂住的号舍里,上面露头,下面露脚,像秋末的蜜蜂;四是出考场后像出笼的病鸟;五是等待放榜时坐立不安,像被捉住的猕猴;六是知道名落孙山后面色死灰,像叮了药饵的苍蝇;七是大骂考官有眼无珠,然后心灰意冷,但过了一段时间,气也平了,又想再试一次,像刚破壳的小鸡。”文学作品中的想象拓宽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也使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时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跃然纸上。
六、在大胆质疑中想象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思维又和想象紧密联系。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多问为什么,可以激活其思维,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并逐步打开想象的大门。比如,有一次上“义和团运动”,在揭露八国联军无恶不作的罪行时,曾有一名学生说:“老师,我听说义和团在战争之前就无故枪杀德国和日本的外交人员,还把北京很多洋楼、民居和商店烧了,逃生的大批外国人和中国教民都聚集在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是不是义和团违反了国际法?激怒了外国人?”问题有些出人意料,于是,笔者顺势请同学们进行讨论。结果是孩子们展开想象,各抒己见,更辩证地分析事件,尤其是更深入地看到了义和团也有暴行及其自身愚昧的一面,而不是单纯地用“盲目排外”来简单带过义和团的局限性。课堂中有时会突如其来地出现上述此类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突破传统观念,打破常规,从而形成新思想、新观点。当然,学生创新求异难免伴随着幼稚和犯错,但这其实也是其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师要注意妥善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问,并以他们的质疑为突破口,捕捉其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及时给予肯定,以此鼓励学生不断想象,勇于发现新问题,增强思维的活力。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plsn1k038vwi.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