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体下载:这92件篆书,折射出当今篆书发展现状、审美取向及艺术追求-字体教程免费ppt模版下载-道格办公

这92件篆书,折射出当今篆书发展现状、审美取向及艺术追求


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篆书组复评、终评评审委员


高庆春,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西泠印社理事,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副主任兼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负责人,国家级一级美术师。多次担任全国书法篆刻展的评委。


第十二届全国书法展评审随想

高庆春

(第十二届国展篆书组复评、终评评委)

2019年8月,我受邀参与了第12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的篆书组终评工作。虽然只是阶段性评审,但对篆书在全国展览中的地位和整体趋势有了初步了解。在五千多件投稿中,通过初评、复评、终评和面试环节,最终共有92件篆书作品入选,这真可谓“百炼成钢”。在终评现场浏览这些作品的时候,整体感觉是风格多样,质量上乘,篆书的种类也较为齐全,是一次高水平、高质量的评选,反映了当今篆书创作的整体态势。此次入展作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相较于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的篆书作品有整体提升。第十一届展览中篆书获奖及入展作品为48件,而本次增加到92件,从数量、质量和综合效果来看,本届篆书作品较上一届有明显提升,标志篆书书写质量和参与人数不断增加。二是篆书各类作品分布合理。甲骨文、简帛书、大篆、小篆等均有入选。其中,小篆(包括汉篆)比例最高,占绝对优势,大篆其次,简帛书和甲骨文再次。小篆、大篆的选用拓宽了表现形式,展现了多样性特征,大篆的取法突破原有模式,既有经典的金文书风,也有个性化的书写延展。小篆包括秦篆、唐篆,清代篆书除了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还有杨沂孙、徐三庚、王福厂等呈现。简帛书、甲骨文虽然文字审核较严格,但入选比例比上届有所提高,对这两个弱势种类的持续发展起到支持作用。三是作品审美追求高雅,呈现多元化特点。章法上更注重书法本体的典雅和文气,追求书卷气等精神层面的审美,不再仅仅追求炫目或装饰的效果。许多八尺整宣纸的作品入选,凸显书法本体的表现魅力。四是技术上更注重细节,从细微之处彰显精神。基础功底扎实,文字来源可靠,细节处理不马虎,气息好、耐人寻味。可以看出作者在整体与局部、艺术与技术、可读性与创新性等矛盾上的处理表现出色。五是自作诗文作品明显增多,显示出作者注重文学修养的趋势。

本次全国书法篆刻展的篆书作品虽然只是整体的一部分,但从这些作品中可以折射出现今篆书的创作现状、美学取向和艺术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简要总结如下:

——文本及内容选取是创作的基础,应精心挑选。篆书作品的文字为古文字,书写内容应尽量选择与其时代背景相契合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如先秦的老子、孔子、庄子等经典或含哲理的古典诗词。同时,版本以权威出版社的经典版本为佳,避免轻易从网上下载未经审核的版本,以防来源不明,导致后续书写出现问题。

——自作诗文要量力而行,不宜勉强。展览鼓励自作诗文参与,从长远看,这有助于书法的发展,也是考察作者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但每位作者应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自作诗文尤其是古典诗词,对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若暂时不能达到此水平,可先抄录经典古典诗词。特别是篆书自作内容,因涉及古文字的借用和造字,容易出错。作者在学习古典诗词时关键是把握其规律,先做到不抄错,积累能量,为未来打好基础。有些作者抄录效果很好,但文字审核发现错误,最终与大展失之交臂。

——古文字的使用需遵循规律,避免造字。古文字有其使用规律和造字原理,必须严格遵循。繁简字和古今字的使用要谨慎,不能将简化字随意还原为繁体字。需遵循说文规律,查工具书找准字源。遇到借字或通假字时应格外小心,不可杜撰。作品选用篆字应以常见字为主,避免生僻字,许多作品因此被淘汰。

——虚实观对于书法创作至关重要。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讲究阴阳虚实规律,书法创作亦如此。在技术层面过关后,决定胜负的是神采和气韵,要靠这个规律来表现。从章法布局到一笔一画的轻重摆布,虚实结合则胜,无虚实则差。形神兼备的作品无不如此。许多作品并非技术不过关,而是输在不懂得造“虚”。落实到书法创作上,就是空间分割和笔墨变化的问题,也是考察作者综合修养和变通能力的关键。

——深入传统,挖掘经典,融入时代,张扬个性是今后书法作者要把持的发展方向。分析入展作品,被认可的共性在于具备经典基因,并在此基础上演化发展、融会贯通、提炼个性。单纯复制经典或一味追求个性,亦或盲目仿效名家,都难被认可。由于小篆的局限性,长远看,大篆和简帛书有更大发展空间,值得深入研究和利用。

——笔法规律的学习和运用,是学好篆书的关键。风格和审美需靠技术来支撑。无论大篆或小篆,都强调中锋用笔,这是最基本技法,但现今篆书创作的笔法已突破单一模式,不仅有中锋、藏锋,还有偏锋、侧锋及多样式用笔,甚至借鉴行草书、隶书的技法,走融会贯通道路,这是必然的发展。笔法是书法艺术的核心技法,掌握和熟练笔法直接影响创作深度和高度。

总之,篆书作者在未来的临摹、学习和创作中应提升审美境界,确立高标准追求;培养严谨作风,养成良好书写习惯;掌握技法规律,自觉运用无碍;善于学习借鉴,大胆尝试创新。这样才能在书坛发展的洪流中增强定力,占有一席之地,不被时风所左右。

在近年的书法培训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条经验,与书法爱好者共勉。“以史为鉴,心明眼亮;临古不辍,务本固基;取法乎上,追根溯源;精研技法,食古而化;避俗求雅,追求高格;善悟知度,找准定位;旁敲侧击,另辟蹊径;书内书外,艺道并举。”


2019.9.12于北京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zhe-92-jian-zhuan-shu-zhe-she-chu-dang-jin-zhuan-shu-fa-zhan-xian-zhuang-shen-mei-qu-xiang-ji-yi-shu-zhui-qiu.html

(810)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