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碑字体下载:魏碑的兴衰及艺术价值-字体教程免费ppt模版下载-道格办公

魏碑的兴衰及艺术价值

文 / 李晓男

摘要:魏碑是南北朝北魏时期,广泛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种书体。它是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是中国书法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魏碑的产生、衰退及复兴,反映了政治变革思想在书法领域的体现。魏碑承袭汉隶,向唐宋楷书演进,打破了传统书法的格局,展现出自然生动、结构严谨、笔画粗犷、铿锵有力、气势磅礴的特点,为中国书法注入了新的活力,突显了极高的创造精神,成为我国书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魏碑;衰退;复兴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北魏时期在北方广泛使用的一种书体,反映了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尽管它的盛行时间不长,仅仅百余年,但其影响却深远。一直到清代咸丰同治年间,魏碑才迎来了复兴。在中国书法史上,魏碑兴盛与衰退的现象成为一个独特且备受关注的历史现象。


一、魏碑的起源

魏碑是在北魏政权建立,以及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和少数民族的审美价值取向下逐渐形成的。公元368年,位于我国松辽地区的鲜卑族拓跋氏在经历多年征战后,最终统一北方,并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建立了北魏王朝。尽管拓跋氏政权成功入主中原,但他们担心汉人推翻其统治,因而借助佛教教义如脱离苦海、根除烦恼等麻痹百姓,化解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并通过大规模营造寺院、宣传佛教理念等方式稳定局势。东晋及其后的南朝效仿西晋,实行“碑表私美,兴长虚伪”的遗风,而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的北魏则不受这些禁令影响,兴起了碑刻之风。魏碑的形成不仅与统治者对故土的眷恋有关,还与北魏迁都洛阳后的多项改革密切相关。这些改革措施全面吸收汉族文化,使魏碑从“乱书”中脱颖而出,形成独特的书法风格。

二、魏碑的兴衰

魏碑反映了北魏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吸收,在书法史上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历史阶段,影响深远。在汉民族为主的统治下,汉文化被视为主流。少数民族掌权后也极力推行汉化,使自己的文化和艺术未能占据主要位置。南北朝结束,隋朝建立后,汉族政权重回中原,逐步清除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痕迹,重新确立汉文化的地位,魏碑因此被废弃。汉族统治者对魏碑那种粗犷笔法不感兴趣,更钟情于平和、婉转的汉字书风。

到了清朝,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再次掌权,虽然全面推行汉化,但仍对汉文化心存戒备。他们通过文字狱等手段严控言论,导致大批文士转向对北魏时期书法篆刻的兴趣,魏碑重新受到关注。清代科举制度重视“馆阁体”书法,批评僵化书风的大背景下,人们开始突破桎梏,倡导书法创新。

19世纪末,康有为大力推崇魏碑,开启了一股碑学之风。他在1899年著书《广艺舟双楫》(约六万字),为书坛注入了新的活力,并确立了碑学的正统地位。

康有为所倡导的魏碑主要指四至六世纪北魏时期的造像题记及墓碑等书法。尽管长久以来造像记书法不被视为艺术,康有为却发现其独特的阳刚之美、力量之美和奇宕之美。

魏碑复兴首先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其艺术魅力。这不仅填补了魏晋时期因“禁碑”导致的空白,也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的书法艺术,改变了以帖学为主的传统观念,使碑、帖两者并存、互补,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多样性和全面性。 [1]341


三、魏碑的审美意蕴

魏碑整体上看笔法方正,点画厚重,结构紧密,既给人森严素朴的感觉,又展现出一种拙重刚劲的美感。这种字形是由汉隶和晋楷两种书体融合发展而成,镌刻在石材上经风霜雨打,形成了独特的金石之风,酿成新的风格。因此,魏碑以独特的面貌和风格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为中国书法注入了新鲜血液。 [2]229

对世人而言,魏碑显示了一种反传统的趋势。从籀篆、斯篆到隶书,中国传统书法注重中锋用笔、内敛中和,而魏碑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峥嵘之貌,带有金刚怒目、剑拔弩张的气息。这种风格在崇尚儒雅风度的人眼里是一种对传统的叛逆。然而,站在历史的角度,以宽广的心态审视,魏碑精妙的自然美才能被真正理解。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赞美魏碑:“魄力雄健、气象浑穆、笔法跳跃、点划峻厚、意态奇异、精神肥劲、兴趣憨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近人陈振廉也在《历代书法欣赏》中对魏碑进行了深刻的评价。 [3]

魏碑书体另辟蹊径,丰富和补充了传统书法艺术,表现了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文化的敬仰和积极融合,同时也是对汉文化的有益补充和丰富扩展。

四、魏碑对我国书法风格的影响

自清代以来,魏碑成为学者们的研究对象。研究者们多关注魏碑的书法用笔和雕刻技法,以及其与传统楷书的差异,但整体上仍处于技法层面,涉及技法之外的研究相对较少。这样过度关注魏碑的外部形态,忽略了内在本质所带来的实际意义。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总结,魏碑书法“备众美,通古今,极正变,是为书家极则” [4] 。可以说,康有为对魏碑评价极高,但仍主要集中在技法方面。

真正的艺术评论和鉴赏不仅限于技法,还要关注艺术所传达的精神与情感。研究魏碑书法也是如此。赞美魏碑的豪放同时,是否透过表象深入其内涵,是否探究刀法带给我们的精神感悟和力量,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技法传递,才是关键。

魏碑的出现为中国书法带来了一股新风,它打破了传统书法过于讲究技法、结构过于雕琢的现象,展现出率真、不拘一格的气度,赋予书法更多的精神内涵。康有为推崇魏碑,并在自己的书体中留有魏碑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康体风格。民国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将魏碑融入草体,形成了质朴刚健的标准草书。日本自隋唐开始全面吸收中国文化和文字,推崇魏碑,形成了日本汉字书道的独特风格。因此,我们学习和继承魏碑,不应只停留于对笔画、方圆突显的模仿,更应深入精神层面,展现自强不息的精神气魄。 [5]59

魏碑展现出雄强壮伟、刀劈斧砍的力量,这种精神注入我们今天的书法中,一扫作美之态,焕发出新的生机。总的来说,对魏碑的研究和学习,只有从精神气度入手,才能促进精神领域的变化,拓展新的书风。

参考文献:

[1]宫大中.洛都美术史迹[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4.

[2]苏健.洛阳古都史[M].北京:博文书社,1989.

[3]陈振濂.历代书法欣赏[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4]康有为.广艺舟双楫[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5]赵金昭,董延寿.洛阳书法新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孟云飞转自《山西档案》 2018年第1期 P171-173页)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wei-bei-de-xing-shuai-ji-yi-shu-jia-zhi.html

(810)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