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通过集中祭祀祖先,提升了家族的凝聚力,并展示了团结一致、克服困难的能力,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作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因此我们要有足够的历史自信,把事情做好。
这事儿真的是重中之重,所以各部门和单位都非常重视。在清明节前夕,许多地方的领导去烈士陵园进行扫墓是必不可少的,地方上的四套班子领导都会献花、默哀,一些主要领导还会整理缎带等等。这一系列活动不仅有意义,也非常有趣。要不是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把9月30日定为烈士纪念日,每年清明前夕的活动肯定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日程安排。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前期准备需要做的,不然显得做事不力。但近年来,我发现创新不多,大部分都是相关部门在重复一些固定动作。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文明”二字被加在了清明扫墓的前面,这让我不禁联想到很多普通民众或我们的祖辈似乎被贴上了“不文明”的标签,我对此感到有些担忧和自责,因为自己也“不文明”了很多年。所谓文明扫墓,也有了特定的定义,我见得最多的是在网上寄托哀思,还有专门的网站。这类创新虽已有一段时间了,但我觉得其持续性不好,否则可能会有在微信公众号上祭祀先祖的新形式。我们的祖先确实是辛苦了,不仅在那里也要继续学习,还要学习电脑和网络知识,否则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
通常,这种网上寄托哀思的任务会交给宣传和教育部门。因此,教育系统会向各学校下达通知,然后学校再通知班主任,班主任再通知家长。家长要先写文稿,再登录网站寄托哀思,上传截图,最后由班主任统计汇报,宣传部门会进行整理撰稿,将统计数据与前一年的对比,再增加几十个百分点,这事才算结束。
有时,这事得加大力度,特别是在创建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的地方,要精心安排,召开部署会、推进会、协调会,草拟倡议书。各单位要开会传达,城管部门要在公墓放喇叭,发现鞭炮和菊花等物品要进行收缴。这时,乡镇或社区干部还要轮值,恨不得让你只远远地敬个礼,磕个头就完事。
如果规模搞大了,学校可能会更加忙碌,还得搞点创新。最好找上百个学生,每人买一束鲜花,再请他们的家长一起去烈士陵园扫墓,搞个仪式,请烈士后代讲讲历史故事,陶冶学生情操,培养爱国情怀,然后请学生代表发言,立志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最好家长也表个态,承诺要好好教育孩子。最后来个集体签名,表示要文明祭祖,这样才能把活动办得有模有样。之后各班级再开一个主题班会,放点PPT,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们学习烈士故事,争做爱国青年。于是学生们绞尽脑汁,试图与先辈产生共鸣,不得不编写一些高大上的口号式空话,让自己也觉得格局瞬间提升了。
学校确实忙碌了,但前期城管、民政等部门也不得闲。城区的街道或社区工作人员自然是早出晚归。这时,祭祖活动成了监管活动,让人感觉老百姓做什么事都是错的,好像即便光明正大地做着,还是对不起党和国家。
这些部门忙完了,就轮到交警和消防部门了,突然之间,全国各地都忙碌起来,高速公路上交通拥堵,国道和省道也是寸步难行,交警们全面出动,有些路口还要分区管理,各乡镇、村里的同志们纷纷换上红马甲,然后各种车祸频发,保险公司和修车行也跟着忙碌起来。
在祭拜祖先时,鞭炮声此起彼伏,打破了祖坟山和公墓的寂静,有时还会引燃周围的枯草枯树,消防员们也立刻忙碌起来。
其实,忙碌的并不只有他们。
我一直在思考,当我们将个人融入到这样一个全民节日和活动中,我们的初心究竟是什么,国家在这个节日中倡导了什么,这些倡导具体又落实到哪些方面。
非常值得深思!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qing-ming-shi-jie-hua-yang-fen-fen.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