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家堂
当地又称“请爷爷娘娘”。年三十上午,拿着鞭炮、供品、香火,到自己家的祖坟上,经过祈告,请爷爷奶奶、老爷爷老奶奶和死去的列祖列宗回家过年。
回到家中,将一去就点燃的香插在堂屋八仙桌上事先备好的香炉里,并将使用多年的上面写有前五辈名字的家堂(一张类似于中堂的纸或者是布)复挂在八仙桌上方的中堂上。桌子上摆满七大盘八大碗各种供品,有蒸鸡,有扣肘,有炸鱼,有汆丸,还有各种果品。点着长明灯,插上不灭的香,老人坐在一旁黑白守候,门口地上放上拦门杠。
喝年酒
在我们家乡,年三十中午大摆筵席。备上丰盛的饭菜,拿出家中最好的酒,长辈坐上席,晚辈坐下座,全家围坐一起,开怀畅饮团圆酒,是一年来最惬意的时刻。全家都喝岁末酒,不会喝的也都积极地端上两盅或品尝一下。一年的辛酸苦辣烟消云散,一切人世间的纷争烦恼抛到九霄云外。
挂灯笼
挂灯笼,长明灯也是千百年来的风俗习惯。小时候的灯笼,特别好的是木棱的,上面镶着玻璃,大部分是席篾儿做的,外面是纸糊的,上面有花鸟鱼虫各种图案,是剪纸贴上去的。在天井里挂灯笼,在各个房间甚至牛棚里、磨道里、猪圈里都要点燃长明灯,富裕的人家三十晚上一点就是一整夜,不准熄灭。
着朝莛
三十晚上是最热闹的烟火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前,立在地上一捆谷干草,从上面用火点着,我们那儿叫做着朝莛。在燃烧的过程中由于骨节里有封闭的空气,同样会发出类似小鞭炮的“噼噼啪啪”的响声。
笔者认为它是由古代烧竹筒而产生“爆竹”沿续而来。南方有竹,北方有谷,就地取材,以谷代竹。又类似现代的篝火晚会,大大增加了春节的喜庆气氛。快烧尽时,看它向哪个方向倒去,倒向哪个方向,哪个方向就会风调雨顺,丰年天收,是人们祈求好年景的旧做法和旧说教。
这一活动在我们那儿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了,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听都没有听到过,更甭说见过。着朝莛的时候并伴随着放鞭炮。
放鞭炮
鞭炮起源于古代的爆竹。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当时的人们在初一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由于竹节里有密封的空气,高温后澎涨,将竹节涨裂,并发出爆裂声,以此来驱逐怪兽恶鬼。
到了唐朝,人们把火药放到竹筒里点燃,后又发展到用纸卷代替竹筒。爆竹的目的就是驱逐、吓跑“山臊恶鬼”,这种说法一直沿袭至今,我们当地人们也常说“放放鞭炮,刺刺邪气”。
三十晚上,天一擦黑,家家户户在门前放上凳子,备上香火,有的人点上一支香烟,大人小孩,全家老少,都到门口去看烟火和放鞭炮。母亲一般不去,怕震得上,守在家中,还常常捂上耳朵。整个村庄噼噼啪啪地响起来,并穿插着“噔……咣……,噔……咣……”的二踢脚声。
空气中迷漫着浓列的火药味,整个村庄掌灯结彩,火树银花,忽明忽暗,好不热闹,就像似现在频闪的舞台灯。红红绿绿的纸屑,伴着鞭炮声和人们的喧笑声,飘飘扬扬,把凛冽的冬晚搅得热烘烘的。看谁家放的多,看谁家放的时间长,看谁家的鞭炮响,看谁家门前热闹,一般情况下都放一个小时以上。
大份的响声过后,小伙伴们,三五成群打着灯笼,满村游走,去捡拾没有燃放的爆竹和二起脚。纸屑片片,满街趟花,简直是如同捡宝。这一夜很多年轻人不睡觉,几家的男人聚在一起喝酒。
很多老人不睡觉,坐在“爷爷娘娘”前守夜。守夜又叫守岁,守岁一说也是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的《风土志》:
除夕之夜,相互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吃水饺
新的一年第一顿饭,也就是说大年初一早上,在我们那儿是吃水饺,是千百年来积淀的风俗习惯,在明清时期更为盛行。吃水饺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其形如元宝,有“喜庆团圆,吉祥如意,招财进宝”之说。
还有较多的传说,不一一列举。有时在水饺里边也放上几个小分钱,看谁能吃到,吃到的人在新的一年里会有福份,但是特别小心,一怕咯坏了牙,二怕误进肚。
小拜年
大年初一早上,如其是说是早上,倒不如说是夜里,有的是三更天就起床,有的甚至是更早。那个时候无法把握时间,没有钟,没有表,没有广播,没有电视,搞不清楚是几点起床。听鸡叫也不准了,让人们长明灯,放鞭炮,挂灯笼,不睡觉,把鸡打鸣的生物钟也搞乱套了。
有的在夜间十二点之前就叫上了,一家一鸣,百家都叫,有时候起来吃完水饺磕完头睡上一觉天才蒙蒙亮。
吃饺子之前,先是给家中的“爷爷娘娘”拜年磕头,再给家中的长辈和平辈岁数大的家人逐一磕头拜年,家庭条件好的会给孩子们些压岁钱。又是满村的鞭炮声震天价响,又是片片火树银花。夜里都在自己的家里放鞭炮,意味着这一家的人已经起床。
穿花衣
先是把自己最好的衣服穿上,大姑娘小媳妇稍施粉黛,穿得花花绿绿;刚过门的新媳妇,一般要穿上旧时代的后开口裙。
大拜年
天亮了,本村本院,邻村街坊,熙熙攘攘,地互相串门拜年,先给死去的烈祖烈宗爷爷娘娘拜年,再给活着的人拜年。大街上碰面,互祝问候过年好,真是好不热闹。记得的小时候,在街上碰面的老人们都是做拱手礼问候。
年,对孩提时期的我真是一种极大的诱惑,盼年是那样的真切。
来源《犁城文学》编辑部
作者简介:刘天志 先军后民,写有回忆录《轨迹》。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Those%20Things%20in%20Texas%20%20Some%20Chinese%20New%20Year%20Customs%20in%20Northwest%20Shandong.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