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ppt:课堂诊断|李佳坤 张玉新:要准确定位教学文本的独特价值-PPT教程免费ppt模版下载-道格办公

课堂诊断|李佳坤 张玉新:要准确定位教学文本的独特价值

学的基本原理和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李佳坤 张玉新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文本的独特价值,因为文本的独特价值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动力所在。 首先,准确定位教学文本的独特价值,意味着教师要深入理解文本的主题、情感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点,从而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该通过阅读和分析文本,把握文本的独特之处,包括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形式美等方面的特点,从而能够准确把握文本的教学价值。 其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

原创 李佳坤 张玉新 中学语文教学

要准确定位教学文本的独特价值

李佳坤 张玉新

【摘 要】含有民俗民风内容的文学作品的教学,准确定位文本的独特价值,遵循语文学科教与学的规律,恰当提炼教学目标,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结构,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民俗文化 学科本质 教学文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以下简称《义教课标》)的颁布,意味着继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发生重大变革之后,义务教育语文教学也迈出了改革步伐。在十多年的时间里,课程目标由“三维”转向“核心素养”,课程观由“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育人”成为新时代教育领域的核心问题,这无疑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进步。但从理论期许到成功实践还需要一个不断摸索、试验和反复调整的过程。我们看到,教学惯性导致虽然到了核心素养导向时代,许多教学行为仍停留在“双基导向”阶段;教学积习使教师仍习惯于贴标签式的、简单的“验证性”逻辑;面对“新理念”,还专注于在“旧教材”中寻出路;等等。因此,在语文教师普遍感到茫然、困惑的“阵痛期”,每一节新课程改革教学的课例都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黄悦老师这节课就是对语文学科新课程改革教学的探索和尝试。

问诊案例

在民俗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

—— 以《社戏》《回延安》教学为例

黄 悦

一、国之元气在风俗

(播放中国春节民俗视频,激趣导入。)

师: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同学们知道春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吗?

生:有祭灶神、迎灶神、扫尘、贴福字、贴春联、舞狮子等。

师:梁启超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斯实民族主义之根柢、源泉也。”民俗是中国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人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可。民俗展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这是文化自信之源。

正因为民俗如此重要,所以民俗类文学作品层出不穷,经久不衰。我们应该怎样阅读这类作品,建构怎样的思维模型呢?请看老师出示的这张表格(PPT):

民俗是特定地点的一群人的一种长期的自动的生活方式。阅读民俗类文章,就是要读懂作者描写了什么特定地域的景或物、人和事,运用了何种特定地域的语言表达形式,展现了怎样的民俗,理解此种民俗背后蕴含的精神和文化内涵。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社戏》《回延安》为例试着搭建阅读民俗类作品的思维模型吧。

二、话那方水土

师:《社戏》和《回延安》分别写的是哪里的民俗,请结合课文中的景或物的描写进行分析,并概括此地景或物的特点?



生:《社戏》写的是江南水乡的民俗。“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通过视觉、嗅觉、触觉,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风光的感情,烘托了“我”急于想看社戏的愉快的心情。这片景色很清新秀美。

生:《社戏》,从色彩讲,有豆麦的“碧绿”,连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从味道讲,气味“清香”;从声响讲,船行“潺潺”,横笛“宛转,悠扬”。这突出江南水乡清新幽远、如梦如幻的特点。

师:这样的水土会养育出怎样性格的人呢?

生:淳朴、善良、真诚的人。

师:《回延安》里有哪些独具地域特点的景或物呢?

生:有“白羊肚手巾红腰带”“米酒、白窗纸、红窗花”“宝塔山、杨家岭、枣园”等。

生:这些景观营造出热烈的气氛,有革命的印记。

生:这方水土养育的人是豪迈的,刚强的。

师:这两篇文章中的景物,一个是空灵的水韵,一个是浑实的土味。江南清秀、美丽的乡情造就江南人的柔骨,中原黄土博大的胸怀为中原人注入了敦厚、浑实的血液。地域不同,地理环境、人文状况、民俗传统也有所不同(PPT):

读民俗类文章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就要读懂这些景观背后的文化特征。

三、感那方民情

师:刚才我们探讨了江南和陕北各具特色的风物,推测这方水土滋养的人的品性。现在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我们的推测是否正确。

请梳理两篇文章记叙的特定地域的事件和人物所体现的乡土人情,理解民俗背后的精神、文化内涵。

1.仿照示例,用四字词语概括《社戏》所写的几件事。


2. 为《回延安》每一小节拟一个小标题,既要概括内容,又要表明情感。

①重返延安,喜不自胜;②回忆往事,心存感激;③亲人团聚,欢喜感慨;④目睹新貌,倍感自豪;继往开来,豪情惜别。

(说明:上述两题加下划线的文字是学生补充的答案。)

【任务二】从以上事件中选择最有地域特点的一件进行品析,分析事和人体现的乡土人情。

生:《社戏》第2、3段伙伴游玩,表现平桥村的生活自由恬淡,仿佛一方净土,世外桃源。

生:停船吃豆这件事中,阿发让小朋友偷自己家的罗汉豆,憨厚淳朴,待人真诚。

生:第7段“无船出行”时的描写,表现了双喜聪明能干。四个“又”字,一个“向来不”,把所有不能去的理由都堵塞了,只剩下一个“去”字了;两个感叹号,更是对大人们疑心的强烈回应,让他们吃了定心丸,双喜的心机清澈透明。

师:双喜、阿发、桂生、六一公公这些人,钓虾、吃罗汉豆、看社戏这些事,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气息,自由自在的生活,农村孩子的聪明、热情、淳朴,人与人之间友善和谐的关系,构成了一幅敦厚和睦的民风图。《社戏》告诉我们,民俗中最美好的并非“文化会演”,而是醇美的人情。

生:《回延安》第2节“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让人感受到延安就如一位母亲,抚养我长大。

生:延安是革命圣地,诗歌中出现了具有革命记号的民俗,比如“红旗飘飘把手招”“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等,表现延安人民的革命热情。

生:“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 表现延安老一辈革命者在民主革命时期做出了巨大贡献,“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则表现了他们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继承革命传统、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师:《回延安》中打上革命记号的新民俗,具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人物形象、人物语言和人物行为,表现了延安人民热情亲切,为保卫家园、建设家园呕心沥血,不断前进的战斗风貌,表现延安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延安精神继承发扬(PPT):

民俗活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是地域特有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的传承。

四、品那方语言

师:鲁迅用散文化的语言写作《社戏》,贺敬之用信天游的形式创作《回延安》,请找到两文中具有地域特点的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并分析其作用。

活动支架:

1.《社戏》语言赏析角度:多感官描写景物,融情入景;使用方言词和口语词表情达意;运用儿童语言,从儿童视角叙述童年趣事。

2.《回延安》语言赏析角度:陕北方言色彩的语言;诗中的“流水句式”;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

(学生赏析略)



师:这些独具特色的语言表达形式对表现民俗有何作用呢?

生:《社戏》的语言平实而有情味,生动而有画面感,有利于表现江南水乡自然风光的特点和淳朴的民风民俗。

生:信天游是一种民歌,自由奔放,热烈豪迈,语言直白接地气,符合陕北人豪迈刚健的气质,有利于表现延安老、青、少三代人在革命的熔炉里不断成长的精神风貌。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每个地方的民俗都有它独特的美,都值得尊重。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到今天,文化没有钝化,仍然对世界文明贡献力量,其中民俗承载的文化成果、文化活动、文化精神功不可没,我们应当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优秀民俗这一鲜活的文化生命。

(四川省成都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 610000)

诊断意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般都是“自下而上”(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本轮课改则是“自上而下”(从高中到初中、小学)。2017年版高中新课标颁布五年了,新课程教材也使用三四年了,但至今尚未建构出一套既合高中新课标理念要求、又行之有效的教学范式。初中按照 《义教课标》编写的教材还未出版,其教学尚处在实践、摸索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在这一背景下,本节课对新课程教学的探索和尝试,具有积极意义。

一是执教者有较强的改革意识,积极探索新课程的教学改革。这是值得广大一线教师学习的,人人参与教学改革才能真正促进语文学科的健康发展。

二是积极落实《义教课标》相关理念。从教学意图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对新课程的回应,是对《义教课标》“以文化人”这一要求的思考和观照;以“民俗”为纽带组织两个文本的教学,是对大单元教学实践的研究和尝试。

三是试图转变学习方式。从教学方式上看,执教者在使用问题式教学的同时,引入了学习任务(“问题”和“任务”最大的区别在于:“问题”关注结果,而“任务”更关注过程),试图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知道,学生若只关注问题结果,获得的便是缺少关联的、零碎的“知识点”;若聚焦任务完成,则需要调动内在的积极性;若对任务及其所在情境、需要运用的方式方法做全面分析、思考,获得的则不仅是“知识”,更有在真实情景中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其思维与智力、意志与情感等也会得到提升与熏陶。

但是,执教者尚处于在现有教材中寻求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阶段,理性反思也处于初级阶段,值得商榷之处包括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对学科本质的认识、教学目标的定位、对课堂教学的逻辑结构安排等方面 。

一、新课程理念与旧做法的缠斗

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文化自信”是《义教课标》“核心素养”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是一个重要问题。本课例中,执教者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实现“坚定文化自信”目标,显得急功近利,教学过程中似乎也只有“我们应该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优秀民俗这一鲜活的文化生命”这一句口号,不免显得苍白无力。这里既包含了对课程目标的浅表化理解,也包含了将课程目标窄化为课时目标的真实状况。究其原因,在于浅表化理解相关课程理念与仍陷于“旧做法”的矛盾中不可自拔。

1.新观念与旧做法之间存在矛盾冲突。所谓“新观念”,主要是指《义教课标》的 “语文核心素养”。这在执教者依托的“旧教材”中并没有作为课程目标。所谓“旧做法”,是指当前使用的仍以“三维目标”为导向的统编版教材。本课例虽然穿上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外衣,却没有走出传统教学的窠臼,想寻求学生审美、文化的精神发育,又无法摆脱“教师主体”“知识、方法本位”的传统观念,“文化自信”的教学意图只能尴尬地游离在课堂边缘,难以融入学生的生命。

2.教学意图和教学内容的定位错误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矛盾。黄老师执教的课文编在统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民风民俗”,单元导语的第一段是所谓“人文”属性,对民俗做了界定:“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这是一个相对简单而笼统的界定,是否符合《义教课标》的理念还要存疑,而执教者对其全盘接受,并将之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已属不当,又以建构阅读民俗类作品的思维模型为意图则更失之偏颇了,透露出其教学意图与教学内容的不当定位以及二者之间的矛盾。

退一步说,即便可以将教学内容确定为“民风民俗”,执教者也应对“民俗”的界定有更深刻的认识。“广义的界定对‘民’和‘俗’的认识都比较宽泛。‘民’不仅指后进民族,也指文明民族,它是人类的全体民众。‘俗’则指人们的一切生活文化。狭义的界定,有的认为‘民’只是落后的人群,有的则认为‘俗’仅指文化的遗留物或者民间文学、民间生活中的仪式、禁忌、祭祀活动等等。总体来说,狭义的界定存在许多不足。” [1]应该说对“民俗”的理解,教材的界定过于简单,“民俗”和“封建迷信”经常相互缠绕。当“民风民俗”作为统领本单元教学的“大概念”时,诸如“民俗”的内涵,“民俗”与“封建迷信”之间的关系,“民俗”中的“封建活动”,辨别民俗“优”“劣”等,是需要厘清的。否则,《社戏》《回延安》以及同单元中的《安塞腰鼓》《灯笼》这几篇文章对“民风民俗”这一人文主题的表达不会水到渠成,因为只有学生对“民俗”背后的精神内涵、文化内涵产生深刻的理解和认同,才有可能坚定文化自信。

3.基于学科认知行为的缺位。单元导语的第二段是所谓“工具属性”要求,有三个方面:第一,体会作者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第二,注意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第三,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是本单元教学的抓手,虽然属于“旧教材”,却是语文学科重要的认知行为,是学生语文技能与能力的重要标志,即便是在新课程中,也是稳定的、需要继承与发扬的,但执教者并未将其放到重要位置,即便对其有所体现,却归属于“民风民俗”类文本的前提之下,沦为“建构阅读民俗类作品的思维模型”的手段。

二、学科本质的认识偏差与目标定位的失准

这也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对学科本质的认识偏差必然导致教学目标定位失准,从而使学科偏差更为严重。语文学科的突出特征在于它以母语为学习对象,以“语言文字”为学习载体,以“听、说、读、写”为主要学习活动,这使它在培养学生审美、文化、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着先天优势。语文课程的宗旨在于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如何提升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这是语文学科的本质,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然而,由于语文学习需要依托不同内容、不同体裁的文本,因此忽略对语言文字表达方式的探讨,过滤掉语言文字背后的审美、文化的思考,而陷入对文本本身所涉及的其他领域内容的研究和分析的情况时有发生。本单元的选文虽然都涉及因“民风民俗”的特质被装进同一个 “大筐”,但把“民风民俗”从这个“大筐”中单独挑出来,作为特定的教学内容,则无疑成了“民风民俗”课,从而异化了语文学科的本质。类似的情况很多,如有的老师在课堂上用大段时间播放文本中讲述的内容视频、展示各种图片,希望通过视频、图片丰富课堂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有的老师安排学生穿戴各种服饰对文本内容进行表演,以展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有的老师专注文本本身具体内容的提取、挖掘、讲解、分析。本课例虽然紧紧抓住了《社戏》《回延安》两篇文本在内容上都关涉“民俗”这一共同点,但过度提取“民俗元素”,又陷入了“民俗内容”的泥淖,从而滑向了语文学科的边缘,其实质都是偏离语文学科的教学本质。

教学文本的价值定位存在偏差,教学目标的定位必然失准。从本课例的正题与副题可以看出,执教者的教学意图,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对两篇关涉民俗文本的学习坚定文化自信。在教学过程中,执教者虽然设置了相关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完成了《社戏》《回延安》两篇文本从自然环境到乡土人情再到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的对比,但建构阅读民俗类作品的思维模型这一教学目标并不准确,如此定位教学目标并不能凸显文本的独特价值。而且这一目标也难于实现,即便归纳出了阅读这类文本的方法的知识,即布鲁姆目标分类中属于解决问题的程序性知识,也不能直接转化成技能与能力。

三、课堂结构的简单罗列与思维发展的阻隔

语文学科不是线性的、对称的结构,更不是依靠先传授知识,然后再根据所谓知识形成技能与能力,学以致用并非一蹴而就。本课例是一个封闭性的课堂结构,预设是主体,生成性不显著,从流程上看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国之元气在风俗”存在这样一种潜意识——知识先行,即先向学生集中传授关于“民风民俗”的知识,将之作为后面“实践”环节的教学前提。第二部分“话那方水土”马上就用前面讲解的“民风民俗”知识来抽取两篇课文中的相关“民风民俗”内容,而学生能抽取出来“民风民俗”并不是单纯依赖教师讲解的那些“民风民俗”知识,因此这两部分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第三部分“感那方民情”的第一个步骤“推测这方水土滋养的人的品性”,“这样的民风民情”未必就一定有“这样的品格”,“推测”的结果太主观,或者说是执教者了然“这样的品格”,故意给学生不够周延的前提去推测。两个“任务”也只是名义上的“任务”,其实是课后“思考探究”的现成问题。第四部分“品那方语言”的核心是“找到两文中具有地域特点的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并分析其作用”,小说的语言与诗歌的语言之间的比较,又是关乎“民风民俗”的,其比较的价值到底有多大,很难说清楚。四个部分之间不是递进式的结构,基本上是并列式的结构,逻辑思维不够连贯。每个部分也都是引导学生认同教师的预设,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待验证。

专家处方

一、深入理解课程理念

转变教学观念不只是针对黄悦老师的课例来谈,而是借此机会与语文同人探讨与交流。《义教课标》顺应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符合学生学习发展规律,因此得到教育领域的积极回应。20世纪30年代出现在欧美国家的“大单元教学”一跃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为语文新课程全面落地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间。我们要积极学习新理念,也要反思其合理性与学科的适应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内化为教学行为来验证、调整与扬弃,探索建构新课程的教学范式;也要在新课程教材出台之前整合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现行教材资源,适当拓展、开发动态的课程资源。但要始终清楚,在探索新课程的过程中,要触摸到语文课程改革的灵魂,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学设计应便于学生的学,而不是方便教师的教。

二、正确认识学科本质与恰当定位教学目标

忽视语文学科本质的课堂教学是多年来教学改革困难、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语文学科的本质在于以“语言文字运用”为基础为核心,否则语文教学将被异化,而当下这样的异化随处可见。回归语文学科本质,围绕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开展教学活动,是语文教学的“始发站”。基于此,建议本课不以“民风民俗”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而是根据“单元导语”第二段内容确定属于语文学科认知行为方面的内容,把本单元文学类文本的学习放到突出位置,而不是让“民风民俗”将其掩盖。

只有坚守学科本质,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由于执教者对教学内容的定位偏离了学科本质,相应的教学目标“搭建阅读民俗类作品的思维模型”自然也定位不准,应该结合单元教学的总目标,为本课确定适当的、突出文本特征的课时目标。

三、理性调整课堂结构

执教者虽然秉持新课程理念,但使用旧教材组织教学,教学流程仍然是“传统”的线性结构,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因而需要调整课堂结构。一般说来,开放式的课堂结构有利于生成,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如何设计开放式的课堂结构是执教者应该关注的,也考验执教者的创造性思维与学科专业基础。在确定了教学文本的特质与恰当的教学目标之后,围绕教学目标设定主问题,围绕主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递进式地展开教学,使教学流程具有因果关系,每一个问题都具有思维张力,问题解决更关注思维的过程以及多元的结果而不是单一、唯一的答案,甚至虽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但激发了新的问题,使学生在高阶思维中获得高峰体验,处于顿悟状态,有醍醐灌顶之感。

这里必须重申,仅仅通过实录难以全面评价一节课以及执教者的教学水平,管中窥豹难睹全貌,挂一漏万在所难免。在此不揣浅陋亮出我们的观点,旨在与语文同人和教者深入交流,为语文课程改革尽语文人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马伟华,胡鸿保.试述民俗内涵的流变[J].广西民族研究,2006(4).

(吉林省教育学院 130022)

[《中学语文教学》2023年第5期]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Classroom%20DiagnosisLi%20Jiakun%20Zhang%20Yuxin%20To%20accurately%20locate%20the%20unique%20value%20of%20teaching%20texts.html

(810)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single-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