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轻拂,微云漂浮。这幅宁静的画面似乎在述说着一个往昔的故事。正如1920年的英国伦敦,一个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刘半农,笔下流淌出了如诗如画的文字,那段文字如微风拂过的头发,带着思念和怀旧。
然而,这段文字并非寄托着对恋人的思念,而是为了抒发对祖国的深情和思乡之情。这是刘半农以“她”为笔,倾情书写的情诗。这首诗的诞生本应是一次美好的创作,但却引来了巨大的争议,掀起了中国文坛上的惊涛骇浪。
刘半农,一个早期参与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他名叫寿彭,后改名复,字半农。在伦敦大学求学期间,他意外地发现了英文中专指女性的“she”在中文里缺失,于是,他酝酿着一个大胆的构想——用“她”来表达女性的第三人称。这个构想的提出,是对古老汉字的一次突破,也是对封建观念的一次挑战。
1917年,刘半农翻译英国戏剧《琴魂》时,遇到了第一个难题,英文中的“she”应如何对应中文?他的构想在周作人的支持下,初次见诸报端,掀起了一场关于“她”的争论。寒冰等人反对“她”的引入,认为这是多余的创新,但刘半农坚持己见,认为“她”更贴近生活、更便于阅读。
这场关于“她”的论战,不仅是一个字的争夺,更是中国社会传统与新思想的碰撞。刘半农的坚持最终获得了胜利,而“她”字的流行也标志着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的崭露头角。1924年,刘半农正式用“她”字构成了《教我如何不想她》,将这个新的第三人称带入了诗歌领域。
然而,这个意外的胜利并没有消除所有的争议。刘半农因引入“她”字而受到一些守旧观念的攻击,他被批评为歧视女性。然而,刘半农的坚定信仰和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对女性平等的坚定承诺。他在家庭中倡导妻子朱慧放弃缠足,与朱慧共同建立了一个平等尊重的婚姻,这与他的创新精神一脉相承。
“她”的胜利并不仅仅是语言学的一次突破,更是女性解放的一小步。正如鲁迅所言,“他活泼、勇敢,打了几个大仗。譬如吧,‘她’和‘它’字的创造,就都是的。”刘半农的创新为中国新文化运动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妇女的地位争取了一份平等与尊严。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刘半农的勇气和创新精神具有极大的价值。他不仅创造了一个字,更是用这个字唤起了人们对于女性平等的思考。正是这样的思想启蒙者,为中国的思想解放铺平了道路。
刘半农的“她”字之举,虽然只是一个字,却诠释了他对于社会进步和人性尊严的坚定信仰。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不论是语言、思想还是社会制度,只要有勇气去突破,就能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文章为用户上传,仅供非商业浏览。发布者:Lomu,转转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ogebangong.com/articles/detail/1920-nian-liu-ban-nong-fa-ming-han-zi-ta-zao-tong-ma-qi-shi-nyu-xing-ru-jin-ren-ren-dou-zai-shi-yong.html
评论列表(196条)
测试